首页> 中文学位 >七氟醚在小儿鼾症手术麻醉诱导中的应用
【6h】

七氟醚在小儿鼾症手术麻醉诱导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小儿鼾症手术的麻醉潜在有困难插管的风险。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观察七氟醚用于小儿鼾症全麻诱导的临床效果及有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与丙泊酚静脉麻醉诱导进行比较,探讨七氟醚在小儿鼾症手术全麻诱导中应用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
   方法:诊断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syndrome,ASOS简称鼾症)行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患儿40例。性别不限,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体格情况分级Ⅰ或Ⅱ级。年龄3~7岁,体重13~32kg。无神经系统、代谢、及呼吸系统等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史,肝肾功能未见异常,既往无手术史。术前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胸透等检查结果无明显异常。随机分2组(n=20):七氟醚组(S组)和丙泊酚组(P组),分别采用两种方法进行麻醉诱导。七氟醚组(S组):紧闭面罩使患儿吸入氧气2 L/min,七氟醚挥发罐开至8%至意识消失,建立外周静脉液路。脑电双频指数(BIS)值达40后行气管插管。异丙酚组(P组):开放外周静脉液路,依次静脉注射丙泊酚2~4 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 mg/kg、瑞芬太尼1μg/kg,于TOF刺激4个肌颤搐完全消失,且BIS值达40时行气管插管。
   检测指标: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即意识消失时间),麻醉诱导时间(S组为BIS值到达40时间,P组为TOF刺激4个肌颤搐完全消失,且BIS值达40的时间),呛咳、喉痉挛、分泌物增多和体动等气管插管时有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于入室后、气管插管前即刻、气管插管后即刻、气管插管后2 min、5 min各时点记录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
   结果:七氟醚诱导组患儿意识消失时间短于丙泊酚组(P<0.05);麻醉诱导时间七氟醚组短于丙泊酚组(P<0.05);气管插管有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七氟醚组低于丙泊酚组(P<0.05);诱导前心率及平均动脉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前即刻、气管插管后即刻S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较入室后无变化(P>0.05),P组较入室后显著降低(P<0.05);两组各时点脉搏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七氟醚诱导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短,而且对循环抑制小。诱导期的呼吸、循环抑制的发生率及气管插管不良情况的发生率更低。这使得七氟醚更适用于有潜在性困难气道风险及需要气管插管的小儿麻醉诱导。此外,由于七氟醚无创诱导特性,对于打针恐惧症患儿而言,使其具有更大的优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