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再造拇指指腹角度的设定及其对生物力学的影响
【6h】

再造拇指指腹角度的设定及其对生物力学的影响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拇指在手的功能中占很重要的的位置,占整个手功能的40%,是抓握和捏持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拇指的缺损会对生活和工作带来不同程度的困难,拇指的先天性缺如、创伤或疾病造成的拇指缺损,同样可使手的功能产生不同程度上的功能障碍。为了恢复拇指外观及手部的功能,就需要再造拇指进行功能重建。拇指再造的发展历程贯穿了整个手外科的发展历程,到目前为止,再造拇指的方法有很多,如舌状皮瓣延长、帽状皮瓣延长、骨牵引延长、皮管移植、足趾移植、食指移位再造拇指等,其中效果较好的为拇趾甲皮瓣移植再造及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而在拇指再造的临床实践中,常可见到拇指再造成功后,患者实际应用很少或是不用,从而失去了再造拇指的意义。影响再造拇指外形与功能的原因之一包括再造拇指的角度设计是否合理,即再造拇指的指腹方向及其与2-5指对指时的角度。当拇指与2-5指对指时,拇指与其余各指对指的角度决定了再造拇指的方向,同样决定了它们之间的接触面积,此角度恰当与否会对再造拇指的外观及功能造成影响,本研究通过对拇指不同角度的设定观察并分析拇指在不同角度下与其它各指之间接触面积及捏力值之间有无改变及其规律,为再造拇指角度设定提供依据。
  方法:本研究采用7例新鲜未固定手标本,于拇指近节中段离断,在拇指远端指腹正常角度、内旋5°、10°、15°及外旋5°、10°、15度情况下及示、中、环指屈指深肌腱在2Kg、4Kg、6Kg拉力下试用电子捏力计测量拇指与示、中、环指间的捏力值,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在示、中、环指屈指深肌腱固定给予4Kg拉力并保持拇指与示、中、环指间捏力值固定情况下用压敏片分别测量拇指在正常角度下、内旋5°、10°、15°及外旋5°、10°、15度情况下与示、中、环指间接触面积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通过SPSS13.0统计软件,应用ANOVA统计方法,并进行组内比较后得出,拇指与示、中、环指间的捏力值在拇指不同旋转角度下及不同拉力值情况下均无统计学差异;拇指与示、中、环指间的接触面积在不同角度下不全相同,拇指与示指间的接触面积在0°、内旋5°、10°及外旋5°指尖无统计学意义,当角度小于-5°或大于+10°时对指面积减小有统计学意义,拇指与中、环指间的接触面积在0°、内旋5°、10°、15°、及外旋5°、10°间无统计学意义,当外旋15°时对指面积减小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根据实验所得数据及统计结果可以得出,拇指在不同角度下对指间捏力无影响,对拇指与示中环指间的接触面积产生一定影响,具体结果为:拇指与示、中、环指间的捏力在拇指旋前及旋后15°范围内无明显差别,拇指与示指间的接触面积在拇指旋前10°及旋后5°范围内无明显改变,超出此范围则接触面积减小,拇指与中、环指间的接触面积在拇指旋前15°及旋后10°范围内无明显改变,当拇指旋后15°时则接触面积减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