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离体心脏冠脉造影术及其法医学应用
【6h】

离体心脏冠脉造影术及其法医学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结果

1 成功建立了对离体心脏进行冠脉造影的方法

2 通过观察图像资料发现病变

3 通过与组织病理切片对比说明其优越性

附图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影像学在法医学尸体检验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在法医工作实践中,往往会遇到一些猝死或伤、病共同作用的死亡案例,在这些案例当中冠心病猝死更是尤为常见。为了明确死因或分清伤病在死因中的参与程度,这就需要对该案中死者尸体做组织病理检验,以得出准确结论,为判明死因提供科学的依据。而尸体检验过程中往往对死者疾病整体状态缺乏综合评估,同时在组织病理检验过程中,对于心脏病理组织取材环节,通常会采取常规性间断取材或侧重于病变好发部位取材,这往往存在取材不全面甚至漏掉微小病变部位取材的风险。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取材之前为死者做离体心脏冠脉造影显得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离体冠脉造影术可以通过简单拍摄造影前X光片,从而获得足够的图像数据来进行减影血管造影,通过分析减影后的影像可以有效定位肉眼观察易忽略或在常规血管造影中模糊的细小病变。血管造影术在尸体解剖中尚未充分应用,这项技术应用于尸检工作中,可以对病变检材预先有一个整体概观,同时通过造影所得的影像资料可以明确病变部位,有助于进一步针对性的病理取材,最终得出准确的鉴定结论。由于传统观念及案情复杂等因素限制,做了大量工作,争得家属同意后,仅提取到10例检材进行实验。
   目的:研究应用尸检放射学检查对离体心脏进行冠脉造影的方法;对获得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拓展法医评估死者的血管疾病的能力,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判定,以及对冠状动脉狭窄、血管发育不良、栓塞、动脉瘤等病变能够准确定位,为进一步的尸检病理取材提供参考,为最终检验鉴定结论提供依据。
   方法:对发生在石家庄辖区范围内的死亡案件,选择性提取10例不同死因的新鲜离体心脏,用温盐水浸泡、冲洗以去掉心腔的积血及凝血块,用止血钳对左右冠脉口周围组织进行钝性剥离,在距离冠脉口0.5厘米处分别穿一手术缝合线,将造影导管分别插进左右冠脉口约1厘米,冠脉壁紧密结合,以防加压注射造影剂时试然后捆绑结扎固定造影导管,使之和剂回漏,用指环注射器对离体心脏加压注射硫酸钡造影剂,在PHILIPS FD20血管造影机(Fig.1)下显影,获取图片及影像资料,应用造影机所附带软件(Fig.2)对所获得的影像资料进行三维成像处理。然后对该脏器进行组织病理检验,对造影后的检材进行组织病理检验,对该实验方法进行验证,以证实其准确性及优越性。
   结果:
   1、成功建立了对离体心脏进行冠脉造影的方法。
   通过该实验获取了离体心脏造影图片及影像资料,观察图片时可以任意调整图片的方向、角度,可以充分了解左右冠脉主支及各分支的位置、走形及血管狭窄程度。
   2、通过观察图像资料发现病变。
   通过对10例离体心脏进行冠脉造影,均获得了清晰的图片资料及逼真的动态三维影像资料,可以清楚了解左右冠脉主支及各分支的位置、走形及血管狭窄程度,其中8例不存在明显冠脉病变(Fig.3~Fig.13),其余2例检材存在不同程度的冠脉狭窄(Fig14,Fig.15)。
   2.1、测量冠脉狭窄程度。
   运用计算机辅助定量分析法,以造影导管为参考(选用6F造影导管,1F=0.33cm),通过电视密度法由计算机辅助测定参考血管直径、病变节段直径狭窄百分数和病变长度,推算面积狭窄百分数,从而确定这2例检材存在Ⅲ、Ⅳ级级冠脉狭窄。
   3、通过与组织病理切片对比说明其优越性。
   通过组织病理检验结果(Fig.16~Fig.21)显示与造影所得结果基本一致,该试验方法有着组织病理检验所不具备的图像清晰、整体概观、并支持三维、动态、多角度观察的特点,对于冠脉狭窄准确分级、血管畸形及微小病变的检验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结论:通过对离体心脏进行冠脉造影,不仅可以获得清晰的图片资料,还可以清晰的动态三维影像资料,可以清楚了解左右冠脉主支及各分支的位置、走形及血管狭窄程度,可以提高综合评估死者的血管疾病的能力,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准确评估,以及对冠状动脉狭窄、血管发育不良、动脉瘤等病变能够准确定位,为进行尸检病理取材时针对一些微小病变的定位提供参考,为最终检验鉴定结论提供依据。通过造影后对该脏器进行组织病理检验,进一步验证了离体心脏冠脉造影的准确性,充分说明了对疑似冠心病猝死的案例进行冠脉造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通过本次实验结果可以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其它离体脏器的造影提供可操作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