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空肠弯曲菌体外非理想条件下性状变化评估
【6h】

空肠弯曲菌体外非理想条件下性状变化评估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主要仪器

2 主要材料和试剂

3 培养基制备

4 马尿酸钠水解试验试剂配制及检测细菌方法

5 革兰染色

6 电子显微镜固定液配制

7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8.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9 菌株复苏与传代

10 空肠弯曲菌形态学变化观察

11.空肠弯曲菌生存能力

12.VITEK-2生化测定

结果

1 菌株复苏

2 空肠弯曲菌的形态学观察

3.空肠弯曲菌生存能力

4.VITEK-2生化测定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空肠弯曲菌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1.观察空肠弯曲菌在不同氧含量条件下于哥伦比亚血琼脂培养基、布氏肉汤培养基培养不同时间的形态变化;
   2.研究空肠弯曲菌在自然氧含量条件(21% O2,78% N2,1% CO2)下于哥伦比亚血琼脂培养基、布氏肉汤培养基培养培养条件下的生存能力。
   方法:
   1.将冻存的空肠弯曲菌菌株进行复苏及培养;
   2.在微需氧条件(10% CO2、5% O2、85%N2)下培养24小时后的空肠弯曲菌分别转移到自然氧含量条件(21%O2,78% N2,1% CO2)下继续培养和继续微需氧条件下培养;
   3.将自然氧含量条件下培养不同时间的空肠弯曲菌菌株重新接种于新的培养基培养;
   4.分别于培养的不同时间进行革兰染色、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形态;
   5.利用细菌浊度仪测定自然氧含量条件下不同时间的细菌浊度;
   6.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检测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空肠弯曲菌。
   结果:
   1.扫描电镜下观察空肠弯曲菌在微需氧培养条件下培养24小时呈均匀的螺旋杆状;转移到自然氧含量条件下培养10小时后出现形态改变,即菌体缩短,一端皱缩变形,呈火柴头状;24小时后可见菌体折叠皱缩,呈不规则球状、环状、月牙状。
   2.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空肠弯曲菌在持续微需氧条件下培养34小时可见革兰阴性球菌;自然氧含量条件下培养14小时可见革兰阴性球菌,直至84小时仍伴有杆状菌体存在,此外还可见异常长度的菌体。
   3.将发生形态变化的空肠弯曲菌重新接种回微需氧环境培养均可见生长,扫描电镜下可见不同形态的菌体,即不规则环状、不规则球状、短杆状、细长杆状;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空肠弯曲菌由革兰阴性球菌变化为革兰阴性杆菌。
   4.透射电镜下观察空肠弯曲菌在微需氧条件下培养24小时结构完整、对称,细胞内结构密度均匀,分布均匀;自然氧含量条件下培养24小时可见结构不对称,细胞浆膜外周间隙增大,密度不均匀,偶可见去壁细菌细胞和血影细胞。
   5.接种于哥伦比亚血琼脂培养基的菌株持续自然氧含量条件下培养至22天,将其接种于哥伦比亚血琼脂培养基回微需氧条件下仍可见菌株生长。
   6.布氏肉汤培养基培养的空肠弯曲菌进行革兰染色均可见革兰阴性杆菌,将其持续自然氧含量条件下培养至20天,重新接种于哥伦比亚血琼脂培养基置于微需氧条件培养后可见生长,接种于新的布氏肉汤培养基置于自然氧含量条件下培养也见生长。
   7.空肠弯曲菌在微需氧条件下培养24小时经革兰染色鉴定为革兰阴性杆菌,再经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为空肠弯曲菌;于自然氧含量条件下培养24小时经革兰染色鉴定为革兰阴性球菌,经VITEK-2生化测定鉴定为其他。
   结论:
   1.空肠弯曲菌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菌体形态发生变化;
   2.发生形态变化的菌体的内部结构及生化反应的酶也会出现相应的改变;
   3.空肠弯曲菌对环境变化敏感,并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