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阿莫西林口服干混悬剂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及稳定性研究
【6h】

阿莫西林口服干混悬剂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及稳定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阿莫西林口服干混悬剂处方设计与工艺研究

前言

材科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阿莫西林口服干混悬剂质量标准的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第三部分 阿莫西林口服干混悬剂稳定性试验考察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黄原胶在药用领域的应用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阿莫西林是一种最常用的青霉素类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广泛应用于临床。阿莫西林口服干混悬剂为阿莫西林和各辅料制成的供口服的干混悬剂,具有生物利用度高、服用方便、易于保存和携带等优点。在国内外市场有很大的前景。
   目的:
   筛选阿莫西林口服干混悬剂的处方和制备工艺,建立质量标准和分析方法,评价其质量,并进行影响因素试验考察、加速试验和调配溶液稳定性等的初步的稳定性研究,为生产、包装、仓储和运输提供指导和依据。
   方法:
   1、通过对口服干混悬剂性质和主药性质的分析,筛选辅料和处方配比。通过对比制粒工艺的影响,确定制备工艺及控制参数。生产三批中试批对处方和工艺进行考察。
   2、根据USP药典并参照《中国药典》,建立阿莫西林口服干混悬剂的质量评价方法,包括性状、鉴别、检查试验和含量测定,并对含量的方法学进行考察,进行专属性、线性、检测限、定量限、准确度、重复性和重现性等试验,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分析方法和理论依据。
   3、根据已建立的质量标准和药物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的要求,分别对阿莫西林口服干混悬剂进行高温、高湿、强光影响因素试验考察、6个月加速试验考察、常温和冷藏条件下的调配溶液稳定性试验考察。
   结果:
   1、通过筛选,确定本品处方为阿莫西林重粉3.44g,山梨醇9.42g,甘露醇9.41g,微粉硅胶0.21g,苯甲酸钠0.013g,柠檬酸钠0.11g,糖精钠0.012g,黄原胶0.23g,没食子酸丙酯0.034g,橙味香精0.12g和柠檬黄0.0024g,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瓶加铝箔垫封口进行包装。通过对比确定了制粒工艺为直接混合,确定了工艺过程和关键参数,并进行工艺放大研究,中试结果满足各控制参数,含量均匀,包装密封良好,证明该处方和工艺能够满足质量要求。
   2、本品符合药典中性状、鉴别和各检查试验的相关要求:性状为淡黄色细小颗粒和粉末;鉴别试验中样品供试品溶液所显主斑点的RF值均与对照品溶液一致,可成功鉴别出阿莫西林;最低装量(可给药体积)10个包装平均体积不少于100%,且全部不少于95%;酸碱度和水分符合规定。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4mm*25cm色谱柱,检测波长230nm。流速1.5ml/分。容量因子K'介于1.1与2.8之间,理论塔板数不低于1700,拖尾因子不大于2.5,重复进样的相对标准偏差不高于2.0%,结果符合规定。含量方法学考察条件下,辅料对样品无干扰;阿莫西林在0.6mg/ml~1.8mg/ml浓度范围内,测试液浓度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准确度试验中三个不同浓度条件下回收率分别为100.3%、100.1%和99.9%;重复性试验中对照品的RSD%为0.35%,样品的RSD%为0.31%;重现性试验中对照品的RSD%为0.20%,样品的RSD%为0.75%,均符合规定;检测限为0.02μg/ml,定量限为0.06μg/ml,各指标良好,显示该分析方法能有效控制产品质量。
   3、影响因素考察试验中分别在高温、高湿、强光下放置10d,性状、酸碱度、水分和含量的变化可接受,说明阿莫西林口服干混悬剂受温湿度和光照等影响较小。加速试验6个月,性状、酸碱度、水分和含量变化无显著差异,对药品质量无明显影响。调配溶液稳定性考察常温9d和冷藏17 d内酸碱度和含量结果有变化趋势,但可符合药品的质量标准。也进一步说明了处方和工艺的合理性,能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
   结论:
   1、确定了阿莫西林口服干混悬剂的处方和制备工艺,经验证在此工艺条件下生产的产品稳定,方法简单可行。
   2、建立了准确的质量标准和分析方法,性状、鉴别和各检查试验均符合要求。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经考察此方法重现性好、准确度高、专属性强,能准确可靠地控制产品质量。
   3、经过对阿莫西林口服干混悬剂采用HDPE瓶包装的样品进行的影响因素考察、调配溶液稳定性考察和为期6个月的加速试验考察,说明本品是稳定的、质量可控的。初步确定阿莫西林口服干混悬剂的有效期为36个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