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辅酶Q10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牙龈组织中TNF-α及Il-10表达的影响
【6h】

辅酶Q10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牙龈组织中TNF-α及Il-10表达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一 材料

二 实验方法

结果

1 全身一般状态及牙周局部状态的观测

2 大鼠体重测量

3 牙周指标的检测

4 大鼠牙周炎牙龈组织免疫组化检测

附图

附表

讨论

1 实验性大鼠慢性牙周炎模型的建立和鉴定

2 辅酶Q10的理化特性及生物学意义

3 各组大鼠全身及牙周局部情况观测结果的比较

4 牙周袋平均深度与牙槽骨垂直骨吸收总量

5 TNF-α及IL-10在牙周炎牙龈组织的表达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辅酶Q10的理化作用和在口腔疾病的应用前景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建立大鼠实验性牙周病炎模型,探讨辅酶Q10(CoenzymeQ10)对其影响及防治作用,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牙周炎牙龈组织中炎症性细胞因子TNF-α及IL-10进行测定,初步探讨辅酶Q10对牙周炎的作用及相关机理,为临床应用药物防治慢性牙周炎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取200g左右清洁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N组)、牙周炎辅酶Q10治疗组(Q10组)及牙周炎对照组(P组),每组8只。动物分笼饲养,自由摄食、水,适应性喂养一周后,N组动物不做任何处理,常规实验室饲料喂养,正常饮水。对Q10组及P组通过双侧下颌第一磨牙丝线结扎+黏性高糖饮食+饮自身粪便水法复制大鼠牙周炎模型。根据牙周指标和X线片确认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建立成功后,Q10组大鼠每日将10%水溶性辅酶Q10按9mg/kg灌胃,P组每日同剂量生理盐水灌胃。观察三组大鼠整个实验过程活动状态、饮食、体重、粪便等情况的变化,定期(每两日一次)检查口腔牙龈组织有无出血、肿胀、糜烂及牙周袋形成等表现。分别于给药前及给药4周、8周、12周末测量各组体重,进行牙周袋平均深度(meandepthofperiodontalpocket),牙槽骨垂直骨吸收总量(totalattachmentloss)检测,并行统计学分析。分别于给药前及给药4周、8周、12周末各组大鼠在指标观测及检测结束后,动物给予过量麻醉及颈椎脱臼法处死,分离下颌骨及下颌第一磨牙牙龈组织,常规置于40g/L多聚甲醛液中固定。对牙龈组织行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制成石蜡切片,抗原修复后行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观察,对牙周组织炎症性细胞因子TNF-α及IL-10进行测定。
   结果:
   1、牙周病动物模型的建立
   造模6周后Q10组及P组均达到牙周炎标准(PD≥0.5mm),牙槽骨吸收,牙槽嵴顶吸收呈虫蚀状,牙槽骨高度降低。Q10组及P组与N组相比,全身和局部临床表现均有明显差异,体重、牙周袋平均深度及牙槽骨垂直骨吸收总量均有明显差异(P<0.01),即造模成功。
   2、一般状态及牙周状态的观测
   整个实验过程N组大鼠全身及口腔局部均未见明显炎症表现:体重逐渐增加,神态活跃,饮食饮水正常,双侧下颌第一磨牙牙龈呈菲薄坚韧,探诊不出血,无附着丧失。P组及Q10组大鼠造模2周便逐渐表现出倦怠少动,食欲下降,体重增长缓慢等现象。6周末,P组及Q10组大鼠双侧下颌第一磨牙牙龈红肿,探诊易出血,牙周袋形成。Q10组大鼠给药后,全身及局部情况均逐渐改善,饮食增加,活动逐渐活跃,双侧下颌第一磨牙牙龈的颜色、肿胀程度及探诊出血量均有所改善,12周末各项指标接近N组。而P组动物全身及局部状况进行性加重,12周末大鼠双侧下颌第一磨牙牙龈肿胀暗红,触之极易出血,牙周袋进一步加深。
   3、牙周指标检查
   N组大鼠在整个实验过程未形成牙周袋及附着丧失。给药前及给药后各观测时间点P组及Q10组与N组相比,大鼠双侧下颌第一磨牙牙周袋平均深度及牙槽骨是垂直骨吸收总量均显著大于N组(P<0.01)。给药前P组及Q10组下颌第一磨牙牙周袋平均深度及牙槽骨垂直骨吸收总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2周末Q10组的下颌第一磨牙牙周袋平均深度及牙槽骨垂直骨吸收总量都明显小于P组(P<0.01),
   4、免疫组化检测
   在12周末P组牙周组织中TNF-α表达显著高于Q10组(P<0.01);而P组牙周组织中IL-10表达明显低于Q10组(P<0.01)。
   结论:
   1、本实验通过对大鼠行双侧下颌第一磨牙丝线结扎+黏性高糖饮食+饮自身粪便水法成功建立大鼠牙周炎模型。
   2、辅酶Q10可使大鼠全身及牙周局部指标得到明显改善,减缓大鼠附着丧失及牙槽骨吸收。
   3、免疫组化显示结果显示,大鼠牙周炎牙龈组织内TNF-α表达强度不断降低而IL-10表达不断强度增加。辅酶Q10具有治疗和缓解牙周炎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