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黄(庶虫)丸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大鼠UPP-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6h】

大黄(庶虫)丸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大鼠UPP-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泛素-NF-κB信号通路与动脉粥样硬化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本实验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大剂量维生素D3腹腔注射的方式复制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模型,观察大黄(螷)虫丸(Dahuang Zhechong pill,DHZCP)对AS的防治作用,并探讨DHZCP抗AS的作用及其相关作用的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5只,清洁级,适应性喂养1周后,称重标号,随机分为5组,每组9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C),模型组(M)、辛伐他汀组(S):5mg·kg-1·d-1、DHZCP低剂量组(L):0.7g·kg-1·d-1、DHZCP高剂量组(H):1.4g·kg-1·d-1。模型制备:正常对照组大鼠给予普通饲料,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饲料(配方:81.3%普通饲料、10%猪油、3%胆固醇、0.2%丙硫氧嘧啶、0.5%胆酸钠、5%白糖)。除正常对照组注射等剂量的蒸馏水外,其余各组在造模前均给予腹腔注射维生素D360万单位/kg(分三天,每天20万单位/kg),造模后第3、6周分别追加腹腔注射维生素D310万单位/kg。造模开始即给予相应剂量实验及阳性对照药物灌胃;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分别同时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连续观察12周,末次给药后禁食12h,断头取血,采用酶法检测血脂(TC、TG、HDL-C、LDL-C),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各组血清炎性因子TNF-α。处死大鼠后迅速留取主动脉标本,一部分置于4%多聚甲醛固定,用于光镜观察主动脉病理变化和免疫组化观察主动脉泛素蛋白Ub表达;另一部分保存于液氮中,应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主动脉泛素活化酶(E1) mRNA、NF-κBmRNA及IκBmRNA表达变化。
  结果:
  1.实验大鼠一般情况
  正常对照组大鼠饮食二便均正常,反应敏捷,皮毛整齐有光泽;其它高脂饲喂组大鼠在腹腔注射维生素D3后,逐渐出现明显形体消瘦,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少动嗜睡等症状。12周末模型组大鼠体重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减轻,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给药组大鼠体重均比模型组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2.主动脉形态学改变
  HE染色可见正常对照组大鼠主动脉内膜表面光滑,中膜平滑肌纤维排列整齐,外层结缔组织未见明显异常;模型组大鼠血管内膜明显增厚,可见向腔内突起的斑块,中膜明显增厚,平滑肌细胞增生明显,弹力纤维排列紊乱,斑块内可见泡沫细胞积聚。DHZCP低剂量组病理改变与模型组相比,并无明显改善;但高剂量组及辛伐他汀组主动脉壁厚度均匀,内膜较光滑,局部轻微增厚,平滑肌细胞排列整齐,病理改变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减轻。
  3.DHZCP对大鼠血脂的影响
  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LDL-C、HDL-C含量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预防性给药后,DHZCP低剂量组与模型组对比TC、TG、LDL-C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DL-C含量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辛伐他汀组及DHZCP高剂量组与模型组对比血清TC、TG、LDL-C明显降低(P<0.01),血清HDL-C含量明显升高(P<0.05)。
  4.DHZCP对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模型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DHZCP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辛伐他汀组及DHZCP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5.DHZCP对大鼠主动脉组织泛素蛋白Ub表达的影响
  模型组大鼠泛素蛋白Ub在内皮细胞核和细胞外基质均有表达,以内皮细胞核内的阳性染色较为明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给药组中泛素蛋白Ub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6 DHZCP对大鼠主动脉组织泛素活化酶(E1)mRNA、NF-κBmRNA及IκBmRNA表达的影响
  模型组大鼠UBE1mRNA与NF-κBmRNA的表达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强(P<0.01),IκBmRNA的表达明显减弱(P<0.01),表明UPP-NF-κB通路被激活;经药物治疗,辛伐他汀组及DHZCP高剂量组UBE1mRNA与NF-κBmRNA的表达均比模型组减弱(P<0.01),IκB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P<0.05)。
  结论:
  1应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大剂量维生素D3腹腔注射的方式成功复制了大鼠AS模型。
  2 DHZCP可降低AS大鼠血清TC、TG、LDL-C的含量,升高血清HDL-C,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
  3 DHZCP可降低AS大鼠血清TNF-α的表达,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
  4 DHZCP通过下调主动脉泛素活化酶(E1)及NF-κBmRNA水平,上调IκBmRNA的表达,抑制泛素蛋白Ub合成,阻断UPP-NF-κB信号转导通路的活化,从而防治AS形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