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疏肝健脾法促进实验性胃溃疡大鼠生长因子表达的分子机制研究
【6h】

疏肝健脾法促进实验性胃溃疡大鼠生长因子表达的分子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结果

1 各组大鼠的一般状态

2 各组大鼠胃黏膜病理组织形态的改变

3 各组大鼠EGF及EGFmRNA表达的比较

4 各组大鼠TGF-β1及TGF-β1mRNA表达的比较

5 各组大鼠VEGF及VEGFmRNA表达的比较

附图

附表

讨论

1 胃溃疡动物模型的建立

2 中医学对胃溃疡病因病机的认识及胃炎饮的组方分析

3 从调节生长因子表达角度探讨胃炎饮对胃溃疡治疗作用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概况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胃溃疡(GU)是一种全球性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多由于幽门螺杆菌(HP)、药物及饮食因素、应激精神因素等原因导致胃酸分泌过多、胃蛋白酶消化自身胃壁,致使胃黏膜组织受损而形成的疾病。据统计,约10%的人一生中患过消化性溃疡。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胃溃疡属于典型的身心疾病,不良的情绪应激可影响胃肠生理功能,是导致溃疡症状复发或加剧的重要因素。胃炎饮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杨牧祥教授的经验方,具有疏肝健脾,和胃降逆的功效。本次研究通过观察胃炎饮对胃溃疡大鼠胃黏膜病理形态、溃疡面积和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T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以探讨疏肝健脾法促进溃疡愈合和防止复发的作用机制。
  方法:参照文献,应用冰醋酸腐蚀法制作胃溃疡大鼠模型。清洁级wistar大鼠50只,雄性,体重为200-220g,购自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抽取8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剩余42只参与造模。
  在造模完成后第3天,除去死亡大鼠,确认模型复制成功后,将存活大鼠随机抽取32只,分为模型对照组(简称“模型组”)、奥美拉唑阳性对照组(简称“对照组”)、胃炎饮高剂量组(简称“胃高组”)、胃炎饮低剂量组(简称“胃低组”),每组为8只。各治疗组大鼠按10ml/kg体重药液分别灌胃给药,胃高组灌服浓度为2.14g生药/ml的胃炎饮的药液,胃低组灌服浓度为1.07g生药/ml体重的药液,对照组灌服浓度为0.368mg/ml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药液。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鼠按照10ml/kg体重灌胃生理盐水。上述各组每天灌药或生理盐水1次,共治疗14天。
  在给药治疗过程中,观察各组大鼠的精神状态、毛发光泽及活动、进食情况。最后一次灌胃给药后禁食24小时,断头处死,无菌操作剖腹取胃组织,沿胃大弯剪开,以冰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先肉眼观察胃粘膜的大体形态,再使用游标卡尺量取溃疡的最大长径与垂直最大宽径,计算溃疡面积及溃疡抑制率。在靠近溃疡灶或愈合处周围剪取胃组织,以4%多聚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后,在光镜下观察溃疡愈合情况。选取上述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GF、TGF-β1、VEGF的表达情况。在靠近溃疡灶或愈合处周围剪取胃组织,放入玻璃匀浆管中,加入等倍体积的预冷生理盐水,冰盘上匀浆,采用RT-PCR检测EGFmRNA、TGFmRNA、VEGFmRNA的表达。
  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统计,统计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然后用LSD法进行组间两两比较,显著性差异水平以P<0.05和P<0.01为标准。
  结果:
  1.各组大鼠的一般状态模型完成后,假手术组大鼠情况无明显变化,其毛发润泽致密,双目有神,反应灵敏,活动量大,进食正常,大便呈颗粒状。其他各组大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被毛蓬乱,色黄晦暗,萎靡懒动,反应迟钝,食量减少,喜拱背蜷缩,大便发粘量少。随着造模结束后时间推移和治疗给药的进行,各组大鼠上述症状逐渐好转,其中模型组好转较慢,各治疗组症状好转较快,尤以胃高组恢复最快。
  2.各组大鼠胃黏膜病理组织形态的改变
  2.1 大体形态观察假手术组大鼠胃黏膜呈淡红色,皱襞明显,表面未见溃疡、水肿及充血。模型组大鼠胃黏膜呈凹陷状溃疡,边缘整齐,呈圆形或椭圆形,周围黏膜环堤样水肿隆起,形如火山口,附有白色或黄色炎性渗出物和坏死物,周围黏膜皱襞消失,呈剥脱状,有的溃疡处组织还与周围组织存在粘连。其他治疗组大鼠溃疡形态接近模型组,但溃疡表浅,范围较小,渗出物和坏死物很少,周围黏膜无明显水肿充血,有的还可见新生皱襞,部分出现愈合瘢痕。
  2.2 溃疡面积及溃疡抑制率比较同模型组相比,胃高、低组和对照组溃疡面积均显著缩小,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同时分别与对照组、胃低组相比,胃高组溃疡面积均显著缩小,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高组溃疡抑制率为62.7%,高于胃低组27.2%和对照组34.7%。
  2.3 光学显微镜观察假手术组大鼠HE染色胃壁结构正常,黏膜上皮完整,腺体排列规律,未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见胃壁结构破坏,黏膜出现坏死、缺损,腺体消失,细胞排列紊乱,黏膜层有炎性细胞浸润。其他治疗组胃壁结构和黏膜恢复较好,可见胃壁厚度增加,有新生上皮覆盖,粘膜下可见肉芽组织,无明显炎性细胞浸润。胃高组病理表现趋向正常,与假手术组相似。
  3.各组大鼠EGF及EGFmRNA表达的比较
  3.1 各组大鼠EGF表达的比较模型组同假手术组相比,大鼠EGF表达平均光度显著升高,而平均灰度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经用药后,各治疗组同模型组相比,平均光度显著升高,平均灰度显著下降,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各治疗组间相比,胃高组比对照组的平均光度升高明显,平均灰度下降明显,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胃高组较胃低组的平均灰度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 各组大鼠EGFmRNA表达的比较模型组同假手术组相比,大鼠EGFmRNA表达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用药后,各治疗组同模型组相比,EGFmRNA表达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治疗组间相比,胃高组EGF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也显著高于胃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各组大鼠VEGF及VEGFmRNA表达的比较
  4.1 各组大鼠VEGF表达的比较模型组同假手术组相比,大鼠VEGF表达的平均光度显著升高,而平均灰度显著下降,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用药后,各治疗组同模型组相比,平均光度显著升高,平均灰度显著下降,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各治疗组间相比,胃高组比对照组的平均光度升高明显,平均灰度下降明显,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胃高组较胃低组的平均灰度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4.2 各组大鼠VEGFmRNA表达的比较模型组同假手术组相比,大鼠VEGFmRNA表达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用药后,各治疗组同模型组相比,EGFmRNA表达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治疗组间相比,胃高组EGF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显著高于胃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5.各组大鼠TGF-β1及TGF-β1mRNA表达的比较
  5.1 各组大鼠TGF-β1表达的比较模型组同假手术组相比,大鼠胃黏膜TGF-β1表达的平均光度显著升高,而平均灰度显著下降,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经用药后,各治疗组同模型组相比,平均光度显著升高,平均灰度显著下降,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各治疗组间相比,胃高组比对照组的平均光度升高明显,平均灰度下降明显,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胃高组较胃低组的平均灰度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2 各组大鼠TGF-β1mRNA表达的比较模型组同假手术组相比,大鼠TGF-β1mRNA表达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用药后,各治疗组同模型组相比,EGFmRNA表达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治疗组间相比,胃高组EGF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也显著高于胃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 疏肝健脾法能明显改善胃溃疡大鼠病理组织形态,提高溃疡抑制率,促进溃疡愈。
  2 疏肝健脾法可增强胃溃疡大鼠胃组织EGF及EGFmRNA的表达,加强胃黏膜修复,促进溃疡愈合。
  3 疏肝健脾法可增强胃溃疡大鼠胃组织VEGF及VEGF mRNA的表达,促进血管新生,促进溃疡愈合。
  4 疏肝健脾法可增强胃溃疡大鼠胃组织TGF-β1及TGF-β1 mRNA的表达,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促进溃疡愈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