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栓治疗中的应用
【6h】

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栓治疗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主要设备仪器

2 药品

3 病例选择

4 治疗方法

5 监测及随访指标

6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一般情况

2 血栓栓塞事件的比较

3 出血事件及其他不良反应的比较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抗凝治疗药物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在不适合服用华法林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中,对比研究阿司匹林单药治疗与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联合治疗的有效性(血栓栓塞事件风险)及安全性(出血事件发生率),为我国(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提供新依据。
  方法:选择于2012年7月至2014年5月在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按照入选标准共选择198例CHADS2评分至少为1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联合治疗组)给予阿司匹林(100mg,每日一次)+双嘧达莫(100mg,每日三次);阿司匹林组给予(100mg,每日一次)。门诊随访察两组血栓栓塞事件(缺血性脑卒中、外周动脉栓塞)、各种出血事件(颅内出血、胃肠道、泌尿系、皮肤黏膜等出血)及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性。
  结果:
  1198例NVAF患者中联合治疗组96例,阿司匹林组102例。各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包括合并疾病及用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两组患者CHADS2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CHADS2评分为2.7分。
  3随访时间10~20(12±6)个月。两组共脱落5例,其中联合治疗组脱落2例,阿司匹林组脱落3例。
  4联合治疗组发生缺血性脑卒中2例,周围动脉栓塞3例;阿司匹林组发生缺血性脑卒中9例,其中1例死亡,急性心肌梗死1例,周围动脉栓塞4例。联合治疗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明显低于阿司匹林组(2.1%比9.1%P=0.04),总缺血事件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阿司匹林组(5.3%比14.1%P=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两组均无严重出血发生,联合治疗组发生轻微出血7例,阿司匹林组发生轻微出血4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4%比4.0%P=0.31)。
  6联合治疗组发生头痛11例,血小板减少1例,剑突下疼痛8例;阿司匹林组发生剑突下疼痛7例,以头痛为主的不良反应联合治疗组高于阿司匹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3%比7.1%P=0.005)。
  结论:对于CHADS2评分≥1分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预防血栓栓塞事件安全有效,优于单纯口服阿司匹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