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00例胃底腺息肉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6h】

200例胃底腺息肉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2 主要试剂和仪器

3 实验方法

4 免疫组化结果判定

5 统计分析

结果

1 胃底腺息肉临床特点

2 胃底腺息肉内窥镜下特点

3 胃底腺息肉组织形态学特点

4 胃底腺息肉组织β-连接素和周期素D1的表达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胃底腺息肉的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胃底腺息肉是指胃底胃体黏膜形成的单发或多发性广基息肉样隆起,现已是胃息肉的常见组织学类型。WHO推出的消化系统肿瘤分类最新版本中,将胃息肉从广义上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两大类。胃内肿瘤性息肉病变包括呈息肉样外观的癌、神经内分泌肿瘤、腺瘤性息肉(肠型)、胃型腺瘤(幽门腺腺瘤和小凹型腺瘤)以及胃底腺息肉(fundic glandpolyps,FGPs)。其他息肉病变如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以及其它具有息肉样生长方式的病变等均归类为非肿瘤性病变。胃底腺息肉虽归类于肿瘤性息肉,但一般被认为是良性病变,临床常多发。目前胃底腺息肉发病机制不清,临床缺乏规范诊治指南。既往认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常合并FGPs,其癌变风险很高。但近年报道无FAP的患者亦发生FGPs。FAP患者多合并腺瘤息肉病杆菌(APC)及其下游目标靶向基因β-连接素基因的突变。β-连接素是Wnt信号转导通路中致癌的关键分子,可激活下游靶基因CyclinD1的转录,引起细胞增殖和分化失控,导致肿瘤发生。国内关于非FAP患者的胃底腺息肉大宗观察病例不多,关于胃底腺息肉的临床病理特点,有针对性的治疗等,是否存在β-连接素和CyclinD1蛋白异常表达等,均有待于深入观察研究。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总结200例胃底腺息肉病例的临床特点、组织形态学特点和免疫表型特点,探讨胃底腺息肉的临床病理特征,为胃底腺息肉的规范诊治提供病理学基础。
  方法:
  1研究对象
  收集2009年10月至2014年7月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进行胃镜检查取活检后,经病理证实的胃底腺息肉患者200例存档蜡块。搜集患者临床资料,并除外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幼年性息肉病、Peutz—Jeghers综合征等。并剔除同一患者多次胃镜观察活检病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166例;年龄为21岁至79岁。
  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200例胃底腺息肉中,随机选取50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一抗分别为鼠抗人β-连接素单克隆抗体和兔抗人周期素D1单克隆抗体,前者克隆号CAT-5H10,系工作液,组织处理过程中需抗原热修复,阳性部位在细胞膜、细胞浆或细胞核。后者克隆号EP12,系工作液,组织处理过程中不需要抗原修复,阳性部位在细胞核。美国GBI公司2-step plus(@)二步法免疫组化光谱检测试剂盒(PV-9000),DAB染色、苏木素复染。每次染色均设立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用PBS液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以细胞膜、细胞浆或细胞核出现棕黄色颗粒为染色阳性。
  3统计分析
  实验数据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采用X2检验,P值<0.05时,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胃底腺息肉临床特点
  1.1年龄、性别
  本研究200例胃底腺息肉患者中,年龄21岁至79岁,平均年龄54岁。其中女性占了绝大多数,约占83%(166/200)。男性约占17%(34/200)。女性患者发病率与男性患者发病率相比有,女性患者明显占多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34位男性患者普遍年龄偏大,平均年龄68岁。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51.1岁。女性患者和男性相比,发病年龄段不同,有显著性差异(P<0.01)。
  1.2症状
  200例胃底腺息肉患者多因上消化道不适就诊,并无特殊症状。在随后的上消化道胃镜检查中发现胃部单发或多发息肉,经活检后病理诊断确诊为胃底腺息肉。
  2胃底腺息肉内窥镜下特点
  200例胃底腺息肉在内窥镜下多表现为位于胃底或胃体黏膜的,单发或多发的淡粉红色广基息肉样隆起。
  单发性胃底腺息肉者89例,占胃底腺息肉的44.5%(89/200)。其中位于胃底者52例(58.4%,52/89),位于胃体者34例(38.2%,34/89),剩余3例位于胃窦(3%)。
  多发性胃底腺息肉者111例,占胃底腺息肉的55.5%(111/200),多位于胃底或胃体。
  200例胃底腺息肉直径多小于5 mm(89%,178/200)。
  本研究中有19例患者上消化道检查时发现合并食管炎、食管裂孔疝、胃十二指肠溃疡或胃间质瘤等其他良性消化道疾病。
  3胃底腺息肉组织形态学特点
  胃底腺息肉被覆上皮为单层上皮,表面腺窝短而直,固有层腺体主要由壁细胞和主细胞组成,往往伴有黏液细胞围成的小囊肿。200例胃底腺息肉中,有8例伴有上皮的异型增生。未见肠化表现。
  4胃底腺息肉组织β-连接素和周期素D1的表达
  50例胃底腺息肉中,均可见息肉内细胞的细胞膜β-连接素的强表达。表达率100%。未见有细胞核的β-连接素表达。不同性别之间β-连接素的表达没有差异(P>0.05)。
  50例胃底腺息肉中,未见有息肉内细胞细胞浆或细胞核的周期素D1表达,表达率0%。不同性别之间周期素D1的表达没有差异(P>0.05)。
  结论:
  1200例胃底腺息肉患者中,女性多见。
  2胃底腺息肉未发现存在β-连接素的突变和周期素D1的异常表达。
  3胃底腺息肉恶性潜能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