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麻枳化浊通络方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窦cajal间质细胞及MTL、GAS的影响
【6h】

麻枳化浊通络方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窦cajal间质细胞及MTL、GAS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实验动物、药物、试剂及仪器

2 实验方法

3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实验大鼠的一般情况

2 实验大鼠的体重变化

3 实验大鼠的血糖变化

4 大鼠胃窦平滑肌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

5 大鼠小肠推进率

6 各组大鼠胃窦部ICC细胞c-kit阳性表达情况

7 各组大鼠MTL含量的表达水平

8 各组大鼠GAS含量的表达水平

附图

附表

讨论

1 糖尿病胃轻瘫大鼠模型的建立

2 Cajal间质细胞与c-kit

3 Cajal间质细胞与MTL、GAS的关系

4 cajal间质细胞相关疾病

5 糖尿病胃轻瘫的中医认识

6 麻枳化浊通络方组方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本研究应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制备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大鼠模型,给予中药麻枳化浊通络方及西沙必利对该模型进行干预治疗,利用c-kit抗体作为大鼠胃窦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 of cajal,ICC)的免疫学标记,放免法测定大鼠胃动素(Motilin,MTL)、胃泌素(Gastrin,GAS)等胃肠激素的含量,通过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小肠推进率、胃窦ICC计数及MTL、GAS激素含量表达水平,从而研究探讨麻枳化浊通络方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小肠推进率、胃窦ICC分布数量及MTL、GAS含量的影响,探讨麻枳化浊通络方对DGP大鼠胃肠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并为临床上中医药治疗DGP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清洁级,体重200±20g,每只大鼠分笼独立饲养,适应性给予普通饲料饲养1周,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均为正常者用于实验。第2周将40只大鼠随机分组,正常组(N)8只,其余32只用于复制DGP模型。实验前大鼠稳定3天,禁食12小时,自由饮水,用1%链脲佐菌素(STZ)(55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1周后测定血糖浓度≥16.7mmol为糖尿病模型制备成功。糖尿病造模成功后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各8只:模型组(M)、中药麻枳化浊通络方组(Z)、西药西沙必利组(X)、麻枳化浊通络方联合西沙必利组(Z+X)。模型成模1周后开始给药,中药组给予麻枳化浊通络方中药配方颗粒6.3g/kg/d灌胃;西药组大鼠给予西沙必利3.6mg/kg/d灌胃;联合组每日上午给予同等剂量的中药配方颗粒灌胃,每日下午给予同等剂量的西沙必利灌胃;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予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实验期间记录大鼠的一般状况,共灌胃6周。末次给药后,大鼠禁食24小时禁水4小时,处死前用2ml印度蓝墨水灌胃,断头法处死大鼠,迅速用试管留取大鼠颈静脉血标本,并立即开腹取出大鼠全胃肠组织,留取各组大鼠胃窦部组织0.5cm,用直尺测量从幽门到墨水前端的长度,以及幽门到回盲部的距离检测大鼠小肠推进率。在光镜下观察肠道组织的病理改变,采用c-kit抗体作为胃窦ICC的特异性标记物,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胃窦组织中c-kit抗体阳性ICC的表达和分布特点,并使用FR-980复日生物电泳图像分析系统测定胃窦c-kit免疫反应阳性产物的平均光密度(A)值;放免法测定大鼠MTL、GAS等激素含量的表达水平。
  结果:
  1实验大鼠的一般状况
  正常组大鼠精神状态良好,活动正常,饮水、进食量、尿量无明显改变,体重逐渐增加。模型组于造模后出现多饮、多食、多尿,此后一直持续,体重未见增长,皮毛干枯毛躁泛黄。中药组、西药组、联合组等大鼠的一般情况较模型组有一定的改善。在试验过程中,模型组大鼠由于造模不当死亡一只。
  2大鼠体重变化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及联合组大鼠体质量均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西药组、联合组大鼠体重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联合组体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大鼠血糖变化
  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联合组大鼠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和联合组大鼠血糖水平较模型组大鼠血糖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联合组比较血糖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降糖效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
  4大鼠胃窦平滑肌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
  正常组大鼠胃窦粘膜组织结构完整,血管丰富,腺体的排列整齐,有较多的间质细胞;中药组、西药组及联合组大鼠胃窦粘膜尚完整,腺体排列比较整齐,有较丰富血管,间质细胞数量较多;模型组大鼠胃窦粘膜不完整,血管数量减少,腺体的排列紊乱,间质细胞数目减少。
  5大鼠小肠推进率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及联合组大鼠小肠推进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西药组及联合组大鼠小肠推进率下较模型组相比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小肠推进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6大鼠胃窦部组织中ICC的表达
  中药组、西药组、联合组大鼠较正常组其阳性细胞分布减少,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大鼠胃窦部平均光密度值减少,表达减弱(P<0.05),中药组、联合组与西药组尚可见着色较深的c-kit阳性细胞,其平均光密度值较模型组升高(P<0.05),且中药组及联合治疗组平均光密度值均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中药组与联合组平均光密度值无明显差异(P>0.05),较西药组增加(P<0.05)。
  7各组大鼠MTL含量的表达水平
  中药组、西药组及联合组MTL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联合组与正常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8各组大鼠GAS含量的表达水平
  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西药组、联合组GAS含量明显降低(P<0.05),其中中药组与西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组较中药组、西药组GAS含量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糖尿病胃轻瘫大鼠存在胃肠运动障碍,麻枳化浊通络方能够降低DGP大鼠血糖水平,提高大鼠小肠推进率,可能为其治疗DGP的作用机制之一。
  2麻枳化浊通络方能够增加DGP大鼠胃窦部平均光密度,可能通过调控其胃窦部cajal间质细胞(ICC)的数量,促进大鼠的胃排空治疗DGP。
  3麻枳化浊通络方可能通过改善DGP大鼠MTL、GAS等胃肠激素的水平治疗DGP,为中医药治疗DGP提供了实验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