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黄酮类化合物和B族维生素对溶菌酶二级结构和生物活性影响的光谱学研究
【6h】

黄酮类化合物和B族维生素对溶菌酶二级结构和生物活性影响的光谱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黄酮类化合物对溶菌酶二级结构和生物活性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B族维生素对溶菌酶二级结构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光谱法研究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溶菌酶可以溶解细菌细胞壁,它最早被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人体的唾液、眼泪等分泌物中发现,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具有抗菌作用的天然有机化合物,该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医药中。溶菌酶和黄酮类化合物均具有抗菌作用且在机体中都不易产生耐药性,但各自单独使用时抗菌能力较弱,因此探讨它们是否可以联合使用对于寻求新的抗菌途径具有重要理论意义。B族维生素可能具有协助溶菌酶抗菌的作用,研究 B族维生素对药物与溶菌酶结构影响,进而推测对溶菌酶生物活性和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目的:研究黄酮类化合物对溶菌酶二级结构和生物活性的影响,并探讨了B族维生素存在下,黄酮-溶菌酶体系中溶菌酶的二级结构变化。
  方法:运用圆二色光谱法(CD)、拉曼光谱法(LTRS)推测黄酮类化合物对溶菌酶α-螺旋结构的影响;运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定量地验证溶菌酶α-螺旋相对百分含量的变化,并且结合圆二色光谱和拉曼光谱法推测溶菌酶活性位点的变化情况;运用紫外-可见光谱法按照溶菌酶试剂盒说明书测定溶菌酶活性,验证溶菌酶活性位点的变化情况。通过ATR-FTIR法考察B族维生素对溶菌酶与药物作用后二级结构的变化,推测溶菌酶活性位点以及生物功能的变化情况。
  结果:圆二色光谱和拉曼光谱法表明木犀草素、木犀草苷、黄芩素、黄芩苷、汉黄芩素、槲皮素、槲皮苷和山奈素八种黄酮类化合物加入后溶菌酶吸收峰的位移和峰强发生改变;ATR-FTIR光谱法表明溶菌酶与八种黄酮类成分作用后,溶菌酶的二级结构相对百分含量发生改变。溶菌酶α-螺旋相对百分含量在木犀草素、木犀草苷、黄芩苷、汉黄芩素、槲皮素和山奈素加入前后有显著性差异;溶菌酶活性试剂盒实验表明,八种黄酮类成分加入均使溶菌酶活性降低,其中木犀草素、木犀草苷、黄芩苷、汉黄芩素、槲皮素和山奈素加入前后,溶菌酶活性变化显著;ATR-FTIR光谱法研究B族维生素在黄酮类化合物存在下对溶菌酶二级结构相对百分含量的影响表明,当木犀草素、槲皮苷和维生素B1、B3,黄芩苷、山奈素、槲皮素和维生素B1、B3、B5同时存在以及木犀草苷和维生素B1,汉黄芩素和维生素B3同时存在下,溶菌酶的α-螺旋相对百分含量有显著改变;而黄芩素和维生素B1、B3、B5同时加入前后,溶菌酶α-螺旋平均相对百分含量无显著变化。
  结论:通过圆二色光谱和拉曼光谱法推测八种黄酮类化合物加入会对溶菌酶的α-螺旋结构产生影响;通过ATR-FTIR光谱法表明八种黄酮类化合物皆可以改变溶菌酶二级结构,其中木犀草素、木犀草苷、黄芩苷、汉黄芩素、槲皮素和山奈素加入前后会对溶菌酶α-螺旋结构产生显著性影响,进而推测溶菌酶活性位点在加入上述六种黄酮类化合物后会受到显著影响;溶菌酶活性试剂盒实验表明八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加入都会对溶菌酶活性产生一定影响,其中木犀草素、木犀草苷、黄芩苷、汉黄芩素、槲皮素和山奈素六种黄酮类化合物加入后对溶菌酶活性有显著影响,验证ATR-FTIR光谱法关于溶菌酶活性位点变化的推测。ATR-FTIR光谱法研究B族维生素对溶菌酶-黄酮体系中溶菌酶二级结构影响的实验表明当木犀草素、槲皮苷和维生素B1、B3,黄芩苷、山奈素、槲皮素和维生素B1、B3、B5同时存在以及木犀草苷和维生素B1,汉黄芩素和维生素B3同时存在下,对溶菌酶的活性位点有显著改变,进而可能影响溶菌酶的生物功能;而黄芩素和维生素 B1、B3、B5同时存在时溶菌酶活性位点可能不会受到显著影响,进而推测不会对溶菌酶的生物功能有显著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