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针刺“头五穴”加辨证取穴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6h】

针刺“头五穴”加辨证取穴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 诊断标准

3 治疗方法

4 观察指标

5 安全性评价

6 质量控制

7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治疗前后两组TCD指标比较

2 治疗前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3 治疗前后两组症状积分比较

4 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

附图

附表

讨论

1 中医对眩晕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认识

3 腧穴的选择与分析

4 药物选择与分析

5 观察指标选择与分析

6 治疗结果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中医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发展概况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本课题通过开展对针刺“头五穴”加辨证取穴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的研究,旨在观察针刺“头五穴”加辨证取穴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作用规律,为本病寻找一种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安全无毒副作用、经济实用、易于推广的中医特色疗法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将符合本课题纳入标准的入选病例6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头五穴”加辨证取穴治疗,1次/天,每10d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总结其疗效;对照组口服西比灵10mg/次,1次/晚,睡前口服,每10d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总结其疗效。观察两组患者TCD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症状积分的变化,并评价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1)治疗后,两组TCD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症状积分均有改善,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治疗组痊愈2例,显效22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痊愈0例,显效12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刺“头五穴”加辨证取穴治疗,可明显改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血流速度,改善循环,降低全血粘度,且其临床使用较为安全,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本法疗效确切,立法有据,操作简单,且费用低、风险小、起效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并开展进一步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