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刘启泉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6h】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刘启泉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资料

2 方法

结果

1 基本情况

2 处方分析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资料表

综述:当代中医脾胃病专家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经验

致谢

个人简历

一 、一般情况

二 、个人经历

三 、发表论文及论著

四 、承担或主研课题情况

展开▼

摘要

目的:本研究通过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和总结导师刘启泉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以期指导今后的临床工作,并为名老中医治疗经验的传承提供参考。
  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6年2月在河北省中医院导师门诊就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首诊时的基本情况和处方,共收集108例。录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新药设计课题组开发研究的“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利用该软件的统计报表系统和数据分析系统,分析和总结导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辨病辨证思路、组方规律和用药特点。
  结果:
  1.基本情况:108例患者中,男性64例,女性44例;年龄在51-70岁的人数最多;临床症状出现频次在前3位的由高到低分别为胃胀、胃痛、嗳气;根据胃镜下表现CAG伴有糜烂者相对较多,病理检查多伴有肠上皮化生;根据中医疾病分类,胃痞者为55例,胃脘痛者为53例;根据中医证型分类,肝胃气滞证最多,其次为脾胃湿热证。
  2.处方分析:从处方中药物归经统计结果显示,以归脾、肝、胃经的频次最高;从药物四气统计结果显示,以温性和寒性药物使用频次较高,两者比例分别约为46.3%、36.4%;处方中共计使用中药108味,使用频次高于20的有36味药,使用频次在前15位的由高到低分别是郁金、蒲公英、延胡索、当归、香橼、茯苓、石菖蒲、百合、白芍、柴胡、黄芩、炒枳实、预知子、香附、合欢皮;将108味中药按功效分类,共计使用17类药,使用药味数在前5位的由高到低分别为清热药、补虚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化湿药;通过关联规则分析显示支持度为80%,置信度为1时的核心药物有15味,药对有25组。
  结论:
  1.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可将患者的基本情况,处方中的用药情况和组方规律进行统计和分析,为深入挖掘和分析名老中医经验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有利于名老中医治疗经验的总结和传承,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2.对本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通过数据表明了导师刘启泉教授治疗CAG以理气解郁、和降胃气为基本治则,以扶正解毒散瘀为防变的关键手段,临证用药全面、灵活,通调五脏,重在肝脾,组方配伍严谨,善于使用对药,复法治疗。本研究为今后的临床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也为导师治疗CAG经验的进一步挖掘和传承提供了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