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知识分子身份的悬浮——透视90年代以来知识分子题材小说
【6h】

知识分子身份的悬浮——透视90年代以来知识分子题材小说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80年代身份寻求的焦虑

一、铁肩担道义

二、在边缘处追索

三、无处栖居的灰色

第二章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90年代身份悬浮的特征

一、传统型:在传统和现实间挣扎

二、后现代:生活在自身之外

三、悬浮:90年代知识分子的身份特征

第三章 “人海阔,无日不风波”——身份悬浮的源发背景

一、消费社会的致幻效应

二、后现代理论的皮相借用

第四章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寻找家园的道路探索

一、立足边缘的选择与角色

二、直面现实的勇气与策略

三、立足知识的归属与立场

四、渗透启蒙的意识与方式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本文从身份的角度切入90年代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以“悬浮”来指涉知识分子的存在状态,从而试图透过文学形象探讨现实中的知识分子问题。
  80年代的作品中,知识分子经历了人民-启蒙者-身份怀疑-灰色人群这一不断变化的身份定位,到了90年代知识分子的自我放逐更为明显,本文从传统型和后现代两类知识分子形象的比照中揭示出消费社会中知识分子身份悬浮的特征。无论是传统型知识分子在传统和现实间挣扎,还是后现代知识分子的放浪行骸,都让人看到知识分子虽走下神坛,却也不能变身大众,两种身份都不能归依,这应该导源于社会的巨变。进入消费社会后,一方面消费社会的致幻效应剥夺了知识分子的话语权,另一方面后现代理论的浸润导致他们自身的放弃形而上与融入世俗后的异化。而知识分子如何在消费社会中成其为知识分子,本文也做了一些探讨:首先明确身份定位,选择立足边缘的角色;其次应该有直面现实的勇气;再次要立足知识,尊重知识的独立性,形成对纯粹知识的追求;最后,应在参与社会时渗透启蒙。
  新时期以来知识分子在身份的不断调整中逐渐成熟,而90年代的多元共生更有助于他们的自我反省,有助于认清自身在社会中介于政府与民众之间的真实地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