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丽轮枝菌毒素对棉花黄萎病抗性的诱导
【6h】

大丽轮枝菌毒素对棉花黄萎病抗性的诱导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缩写词

引言

Ⅰ综述

Ⅱ实验部分

第一部分棉花黄萎病菌毒素对棉花根冠细胞的影响

第二部分棉花根部损伤程度对感染黄萎病菌后体内相关酶的影响

第三部分低浓度病菌培养液对棉花体内相关酶的影响

第四部分预处理后接高浓度的毒素液后棉苗生理生化的变化

Ⅲ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自从人类开始种植农作物以来,病原物引起的病害一直是育种学家及农学家关注的焦点。诱导抗性是一种控制植物病害的有效方法。在对病害的防治问题上,它有其独特的优点:抗病育种的时间太长,一个抗病品种的培育及确定需要几年的时间;化学防治会对人畜产生危害和环境污染。而诱导抗性克服了以上缺点,它利用了植物潜在的决定性因素使之发展为植物的综合抗性。 生物因子作为激发子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生物激发子的成分主要有低聚糖、糖蛋白、低肽等。而本试验所用的生物因子—大丽轮枝菌毒素是一种复合物,成为本研究的一个创新点。本研究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1棉花黄萎病病菌通过提纯复壮而达到较强的侵染能力,并制备出较多的黄萎病菌粗毒素。同时介绍了粗毒素的简易制备、根冠细胞培养与制备过程、以及染色过程中染色剂的选择、染色时间的长短。实验与原传统方法相比有几点改进:(1)总结出细胞振荡时间在1-2min之内;(2)黑暗条件下静置培养2-6h;(3)选用pH为6.5的0.01%中性红染色3-5min,之后加入一滴0.2%伊文思兰染色,伊文思兰的染色时间应严格掌握在3min以内等几个方面,为根冠细胞测定方法的推广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2棉苗长至四叶时,将纸钵与蛭石等去掉,用水小心冲刷,得到:(1)完整根苗,(2)将根下部3-5cm的余根用消毒的刀切掉为切根苗,(3)留主根,将大部分侧根切除为伤根苗。三种不同根系状况的棉苗浸于20ml棉花黄萎病菌的菌液中,以无菌水稀释至不同浓度。经0-48h,记载萎蔫程度,并测定相关抗氧化酶的变化。切根苗受害最严重,其次为伤根苗,完整根系棉苗的发病最轻。棉花伤根后的棉苗外部病理反应与体内相关酶的动态生化反应进行研究,获得植株外部形态变化与内部生化变化相吻合的结果 3分别用三种低浓度病菌滤液处理棉花并测定体内抗性相关抗氧化酶的影响,观察其植株形态萎蔫指标与抗氧化酶相关的生理指标。 4确定了1:50的毒素滤液能够成功地做为激发子来诱导棉花的系统获得抗性。结果表明低浓度的大丽轮枝菌毒素可以提高棉花的抗病性。 从以上实验结果,低浓度的棉花黄萎病菌毒素作为一种激发子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兼具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