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和谐社会建设中利益协调问题研究
【6h】

和谐社会建设中利益协调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一 和谐社会思想概说

(一)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和”文化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和谐思想

1.马克思著作中体现的和谐思想

2.毛泽东思想中的和谐含义

3.邓小平的和谐思想

(三)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背景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过程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二 和谐社会中利益协调的重要性

(一)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

1.利益内涵

2.利益矛盾与利益协调的必然

(二)利益协调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1.和谐社会中存在的主要利益矛盾

2.利益协调的重要性

三 中国社会各阶层间的利益矛盾表现形式及根源

(一)利益矛盾表现形式

1.地域差距继续拉大

2.城乡利益矛盾明显

3.高收入阶层与低收入阶层之间的矛盾

4.干群利益矛盾

5.群体性事件频现

(二)矛盾产生的原因分析

1.生产力落后是根本原因

2.改革开放致使阶层分化,利益格局改变

3.利益整合过程中,相应的制度等改革不配套

4.人们利益观念的变化也是引起利益矛盾的重要原因

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协调各阶层利益的原则和途径

(一)现阶段我国利益矛盾协调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1.公正平等原则

2.稳定原则

3.统筹兼顾原则

(二)协调各阶层利益的具体途径

1.从思想上确立正确的利益价值观

2.合理有效的利益协调制度

3、大力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展开▼

摘要

人类社会从诞生起,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产生了利益,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是一个基本的社会历史关系。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其利益相关。只要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利益就永远是一个基本的社会历史现象。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清晰地感觉到利益的存在。可以说,把握了利益和利益关系就是把握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线索。任何时代都有自己的利益和利益矛盾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发展的过程中,利益关系、利益矛盾都表现出一些明显的新特征、新趋势。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的深度转型期,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分化与调整给社会发展与和谐带来了新的巨大的挑战。正确认识各利益群体的利益矛盾,协调好各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利益矛盾问题突出的显现了出来。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实践中的利益问题,如分配不均、贫富差距过大、道德滑坡等,利益关系格局的变化给和谐社会建设带来了新的巨大的挑战,利益矛盾的合理协调提上日程。
   我党站在历史高度,从我国社会现实出发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对现有的不合理现象进行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会重新调节和整合人们的利益关系,以达到推动和促进社会生产发展的目的。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落后的生产力无法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利益的需要。如何清醒认识,寻求符合当代中国实际的利益协调方法,找出根本解决之道也非常关键。
   本论文就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出发,考察了提出了历史依据、社会动因,坚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分析,从哲学的角度来研究利益矛盾,阐述了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利益、利益矛盾以及利益协调的理念,综合分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利益矛盾,指出其表现形式,例证协调利益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是和谐社会思想概说。第二章主要是分析了和谐社会中利益协调的重要性的主要方面。第三章主要是写中国社会各阶层间的利益矛盾表现形式及根源。第四章主要是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协调各阶层利益的原则和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