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中部含油组合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研究
【6h】

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中部含油组合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创新点摘要

文献综述

引言

第一章区域地质背景

第二章层序地层学理论分析及层序的划分与对比

第三章层序界面特征

第四章层序的空间分布规律

第五章沉积相类型及其识别标志

第六章沉积微相空间分布特征

第七章地层-岩性圈闭有利相带预测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综合利用岩心、录井、测井、地震、分析化验资料及古生物资料,应用层序地层学、高分辨率地层学、沉积学、地球物理学、古生物地层学、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发挥多学科联合攻关的优势,对松辽盆地北部西部斜坡中部含油组合进行了系统而精确的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研究。本项研究成果丰富了陆相层序地层学和湖盆沉积学,并对该区下一步油气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借鉴价值。 研究区从青二三段底界到嫩江组一段顶界发育5个三级层序和10个四级层序,三级层序分别为青二段(SQqn2)、青三段(SQqn3)、姚一段~姚二段(SQy1-2)、姚三段(SQy3)、嫩—段—嫩三段(SQn1-3)。三级层序均由水进域(TST)和高位域(HST)构成。SQqn2划分为2个四级层序(C1、C2)、SQqn3划分为3个四级层序(C3、C4、C5)、SQy1-2、SQy3分别只发育1个四级层序(C6、C7)、嫩一段划分为3个四级层序(C8、C9、C10)。四级层序C1、C2、C3、C4、C5、C6发育水进域(T)和高位域(R),C7主要发育水进域(T),研究东侧发育有高位域(R),C8以厚层暗色泥岩为主,在富拉尔基地区及其以西发育水进域砂岩,C9在研究区主体发育低位域(S)砂岩、高位域浊积砂和厚层暗色泥岩,在富拉尔基地区及其以西发育水进域和高位域砂岩,C10在研究区主体发育低位域(S)砂岩,在富拉尔基地区及其以西发育水进域砂岩。三级层序界面有10种表现特征,四级层序界面有12种表现特征。青山口组顶部的四级层序C5和姚家组下部的四级层序C6分布范围最为局限,主要分布研究区的东南部。青山口组中上部的四级层序C4和姚家组上部的四级层序C7分布范围明显扩大,青山口组中下部的四级层序C1、C2、C3分布范围几乎覆盖整个西部斜坡,嫩江组一段的四级层序C8、C9、C10分布范围超出西部斜坡区。 三级层序SQqn2及其包含的四级层序各体系域以三角洲和湖泊相共存为特征,自下而上三角洲规模逐渐扩大,三级层序SQqn3的水进域(四级层序C3的高位域和水进域)三角洲相对不发育,湖泊分布范围较广,并形成大量湖湾碳酸盐岩沉积层。三级层序SQqn3的高位域(四级层序C4、C5的高位域和水进域)沉积区逐渐向东退缩,三角洲逐渐向东推进,湖泊相占优势区域逐渐缩小。三级层序SQy1-2(四级层序C6)的高位域和水进域)为三角洲和滨浅湖沉积,其中水进域分布范围较小,以三角洲占主体。三级层序SQy3相当于四级层序C7,主要发育水进域。为三角洲和滨浅湖砂坝、滨浅湖砂泥混合滩及下切水道充填共存的沉积格局。嫩一段发育的3个四级层序,5个富砂体系域发育时期,三角洲只发育于西北缘,西侧发育小规模的滨岸砂坝,西部斜坡主体的砂岩为低位域和高位域的碎屑流、浊流成因的湖底扇,其典型特征是厚层暗色泥岩夹纯砂岩,上下突变。 西部斜坡中部组合的沉积作用受古地形、湖平面变化、岸线位置和北部物源、齐齐哈尔物源、西部短物源及西南物源影响,形成以三角洲和滨浅湖砂坝、滨浅湖泥、钙质混合滩共存的沉积格局。青二三段沉积早中期,湖岸线在西部斜坡主体波动,在物源供应较强时期,三角洲较为发育,在物源供应较弱时期湖湾相对发育;青二三段沉积晚期,湖岸线在西部斜坡东侧波动,姚家组沉积早期,湖岸线在西部斜坡东部边缘波动,物源供应相对较强,沉积相以三角洲相对优势。姚家组沉积晚期,湖岸线向西大规模推进,形成独具特色的三角洲—下切水道充填—砂质滩坝沉积相分布格局。嫩一段沉积时期湖岸线在盆地边缘波动,受盆地边缘陡坡(坡折)的控制,形成广泛分布的低位域和高位域湖底扇。 研究区段发育的地层—岩性圈闭类型主要为砂质滩坝成因的砂岩透镜体岩性圈闭和砂岩上倾尖灭地层圈闭。砂岩透镜体岩性圈闭主要发育于研究区的中部和东部,砂岩上倾尖灭地层圈闭主要发育于研究区东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