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曙一区杜813兴隆台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规律研究
【6h】

曙一区杜813兴隆台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规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第一章油藏地质特征

第二章蒸汽吞吐开发特征

第三章开发中存在的主要矛盾

第四章油藏工程研究

第五章开发对策研究及应用效果

第六章新井部署意见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曙光油田是中国最大的稠油油区之一,位于辽河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中段,辖区面积200Km2,发育六套含油层系,地质条件复杂,油区内多种油层类型和各种油品共存。自2000年开始在杜84块部署超稠油新井,并逐步进入超稠油的规模开发。曙光油田超稠油探明含油面积14.73km2,探明地质储量10349×104t,年产油水平达120×104t以上。超稠油的规模开发,弥补了资源接替的不足,保持了曙光油田的产能水平。但随着超稠油主力区块产量递减逐步加大,以及超稠油新区连年的滚动开发,资源品位逐年变差,井位已由油藏中部扩展到边部,储层类型由厚层状转向中—薄互层,储层性质、油水关系、油层发育状况都有较大变化,新井投产效果逐年变差,而超稠油低动用储量和未动用储量主要分布在储层条件较差、油水关系复杂、构造落实程度低的区域,产能建设难度逐年加大。因此,加强杜813兴隆台油层的研究,为后期产能部署打下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本文在对杜813兴隆台油藏地层层序、构造特征、储层特征、沉积特征、油藏油水分布特征和流体性质研究的基础上,对老井上返试采和新井投产进行了分析评价,并对直井和水平井的周期生产规律、油藏动用状况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并对油藏地质参数、注汽工艺参数、油井汽窜和油藏工程设计对生产效果的影响情况进行研究和讨论。现场实践证明,通过以上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归纳,有效应用射孔层位、注采参数的优化技术、组合式吞吐技术、套管防护技术等,断块的开发效果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同时为今后直井、水平井新井部署提供了依据,对同类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了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