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室内实验研究
【6h】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室内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创新点摘要

引言

第1章化学驱油的基本原理

1.1碱水驱

1.1.1碱水驱油机理

1.1.2影响碱水驱油的因素

1.2表面活性剂驱

1.3聚合物驱

1.3.1聚合物驱油概述

1.3.2聚合物驱油机理

1.3.3聚合物驱油的影响因素

1.3.4大庆油田开展聚合物驱的情况

1.4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驱

1.4.1三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机理

1.4.2三元复合驱界面张力与粘度

1.4.3碱的类型和浓度对三元体系的粘度的影响

1.4.4三元复合驱油效果

1.4.5含碱液驱油中垢的形成

1.5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

第2章二元复合体系性能评价

2.1实验用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

2.1.1聚合物

2.1.2表面活性剂

2.2二元复合体系界面张力性能和体系粘度性能评价

2.2.1实验设备及仪器

2.2.2二元复合体系粘度配伍性实验

2.2.3二元复合体系界面张力配伍性实验

2.2.4二元复合体系与长垣地区不同油水条件界面张力实验

2.2.5二元复合体系粘度和界面张力稳定性评价

2.2.6矿化度或盐浓度对二元复合体系界面张力影响

2.2.7二元复合体系抗硬水性能评价

2.2.8二元复合体系抗剪切性能评价

2.3二元复合体系的乳化性能研究

2.3.1实验部分

2.3.2实验结果及分析

2.4二元复合体系表面活性剂吸附特性研究

2.4.1静吸附实验

2.4.2动滞留实验

2.5二元复合体系色谱分离效应研究

2.5.1色谱分离研究方法

2.5.2色谱分离实验研究

2.6二元复合体系相容性研究

2.6.1醇体系的最佳吸收峰选择。

2.6.2正丁醇对RMA-1活性剂二元体系的影响

2.6.3不同链长的醇对体系相容性的影响

2.6.4活性剂浓度对体系相容性的影响

2.6.5水相矿化度的影响

2.6.6温度影响

第3章二元复合体系室内驱油效果研究

3.1贝雷岩心驱油实验

3.1.1实验仪器及设备

3.1.2实验条件

3.1.3实验程序

3.1.4实验方案

3.1.5结果与讨论

3.2大庆天然岩心驱油实验研究

3.2.1实验仪器及设备

3.2.2实验条件

3.2.3实验程序

3.2.4结果与分析

3.3物理模拟对比分析实验

3.3.1实验仪器及设备

3.3.2实验条件

3.3.3实验程序

3.3.4实验方案

3.3.5结果与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开采的日益深入,大庆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后期开发阶段,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驱成为继聚合物驱后进行剩余油挖潜的又一项重要三次采油技术.现场应用表明:三元复合驱可以提高采收率20﹪以上.但是随之而来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碱的注入将引起地层粘土分散、运移、膨胀,导致地层渗透率下降,碱与油层流体及岩石矿物反应形成碱垢,对地层造成伤害,引起油井结垢、生产井产液能力下降、检泵周期缩短等一系列问题,同时碱还会导致采出液破乳脱水困难,聚合物粘弹性降低等.因此需要加强无碱的表面活性剂/聚合物驱油技术的研究.本文对RMA-1型表面活性剂与聚合物复配的二元体系的界面张力性能、粘度性能、乳化性能进行了实验评价,同时对体系的色谱分离效应以及相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实验测定了二元体系的静吸附量以及动滞留量.另外通过开展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对二元体系的驱油效果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RMA-1型表面活性剂与超高分聚合物复配的二元体系与不同厂原油的界面张力在较宽的活性剂浓度范围内能够达到lO<'-3>mN/m数量级;体系的粘度和界面张力的稳定性较好:该体系与原油形成的乳状液稳定,乳化效果好;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可以提高采收率20﹪以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