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职院校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研究——以河北省承德市为例
【6h】

高职院校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研究——以河北省承德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1.1.2 县域经济的发展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3 研究的发展分析

1.5 研究视角与思路

1.6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6.2 研究方法

2 高职院校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分析

2.1 高职院校与县域经济的特征分析

2.1.1 高职院校的界定与特征

2.1.2 县域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2.2 高等职业教育与县域经济的关系

2.3 高职院校服务县域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2.3.1 高职院校服务县域经济的必要性

2.3.2 高职院校服务县域经济的可行性

3 承德市高职院校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3.1 承德市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3.1.1 承德市经济发展概况

3.1.2 承德市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3.1.3 承德市经济发展的趋势

3.2 承德市高职院校发展现状

3.2.1 教育教学改革成果

3.2.2 存在的困境与不足

3.3 县域接纳高职院校服务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3.3.1 县域人力资源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3.3.2 对高职院校认知度的调查与分析

3.3.3 与高职院校合作意愿性的调查与分析

3.3.4 需求智力支持内容的调查与分析

3.4 高职院校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3.4.1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3.4.2 高职院校服务县域经济基本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3.4.3 高职院校服务县域经济意愿性的调查与分析

3.5 高职院校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工作中的问题

3.5.1 高职毕业生较少到县域就业

3.5.2 缺乏相关政策支持

3.5.3 社会培训实效性差

3.5.4 缺乏整体设计,无法形成聚合效应

4 部分国家的经验及其启示

4.1 德国的经验及启示

4.2 美国的经验及启示

4.3 英国的经验及启示

4.4 丹麦的经验及启示

4.5 日本的经验及启示

5 高职院校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探究

5.1 专业、课程设置与县域产业对接

5.1.1 专业设置更具地方特色

5.1.2 专业课程更具实用价值

5.2 与县域用人单位开展定向委培教育模式

5.3 依托高职院校打造面向县域的成人高等教育平台

5.4 与县、乡政府广泛开展校政合作

5.5 积极与县域企业开展校企合作

5.6 面向“三农”的“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和“阳光工程”

5.6.1 “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

5.6.2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

6 高职院校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落实政策,鼓励高职院校服务县域经济发展

6.2 转变观念,专业人才培养向县域前移

6.2.1 开展订单班、合作班等人才培养模式

6.2.2 尝试开办县域高职教育

6.3 开放创新,探索县校全面合作关系

6.4 产教结合,发展与县域企业的深度校企合作

6.5 多措并举,拓展面向“三农”服务新模式

6.5.1 对接农村市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6.5.2 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推广农业新技术

6.5.3 培训农业新兴产业人才

6.6 中高职融通,共建县域人力资源培养平台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出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己任的高职教育不仅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自身也已经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每个地级市至少设置一所高职院校的格局,本土性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特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高职院校存在的基础,是高职院校价值的体现,也为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另外,我国正在推行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的改革措施,必然会给高职院校带来巨大的生存危机,迫使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向县域拓展生存空间。但综合来看,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并不十分紧密,尤其是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服务作用并不明显。与此同时,我国高度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而县域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迫切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期望高职院校能提供更为有力的智力支撑,更为有效的产教合作。因此,高职院校和县域经济的合作发展成为双方的迫切需求。
  在此背景下,随着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校企合作”“开放办学”成为高职院校最明显的变化之一。以河北省承德市为例,调研发现:高职院校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服务,取得了一些成就,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
  通过分析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梳理、列举承德市高职院校的一些实践探索,提出了高职院校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几个方面对策与建议:一是政府应落实政策,鼓励高职院校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二是高职院校应转变观念,推动专业人才培养向县域前移;三是探索县校全面合作关系,建立以政府主导、市场需求为原则,以互利共赢为目标,以战略项目为抓手的新型县校合作关系,并以此为契机,深化校政合作;四是产教结合,发展与县域企业的深度校企合作,形成多层次、多形式产教结合机制;五是多措并举,拓展面向“三农”的服务模式,以“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和“阳光工程”等项目为契机,对接农村市场,培养特色农业人才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推广农业新技术,培训农业新兴产业人才;六是中高职融通,共建县域人力资源培养平台,积极为县域职业教育提供师资培训,间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