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肺血减少型先天性心脏病幼猪动物模型手术制备及肺血管发育不良评估
【6h】

肺血减少型先天性心脏病幼猪动物模型手术制备及肺血管发育不良评估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动物模型的建立

2. 未成熟肺血管的评估

结果

讨论

一、幼猪动物模型制备

二、模型的评估

三、未成熟肺血管发育的评估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中英文词汇及缩写对照表

附录B:附图

附录C:个 人 简 历

附录D 文献综述:肺血减少型先天性心脏病动物模型手术制备

附录E:实验数据

展开▼

摘要

目的:采用闭式房间隔造口+肺动脉环缩术建立肺血减少型先心病动物模型,并对其未成熟肺血管发育进行评估研究。
  方法:采用出生1~2月幼猪共20头,体重10~12kg,随机分为三组:1)正常对照组(C组 n=6),右胸前外侧切口制成一过性肺血减少;2)轻中度肺动脉狭窄组(T1组 n=7),右胸前外侧切口经右心房表面送入球囊扩张器行人工房间隔造口+肺动脉Banding环缩术,术中收缩期肺动脉环缩处压差(Systolic trans pulmonary artery banding pressure,Trans-PABP)20~30mmHg;3)重度肺动脉狭窄组(T2组 n=7),术中Trans-PABP≥30~50mmHg。术后常规喂养观察1月后行64排CT扫描评估。术前、术后1月、2月后连续测定动脉血气分析及血常规及收缩期肺动脉环缩处压差。术后2月再次开胸,测量各组血管直径、房间隔及环缩带的大小,并活检肺标本送病理。
  结果: C组动物因麻醉意外于术后10h死于呼吸衰竭1例;T1组术后第21天死于肠梗阻、肠坏死1例;T2组死亡2例,因急性右心功能衰竭和慢性右心功能衰竭,分别于术后24h和39天死亡。T1和T2组存活动物房间隔造口+肺动脉环缩术均获得成功。手术后超声提示两实验组房缺大小分别为8.0±0.5mm,8.9±1.4mm(p>0.05)。超声测定Trans-PABP示:两实验组术后至2月持续显著增加,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各时期T2均大于T1;T1由19.1±5.6mmHg连续显著增加至24.1±3.0mmHg(p<0.01),T2由34.2±3.9mmHg连续显著增加至43.6±6.4mmHg(p<0.01)。术前三组间PaO2和HCT没有统计学差异;术后2月两实验组PaO2显著低于对照组,且T2低于T1;HCT显著高于对照组,且T2高于T1(p<0.01)。肺组织活检病理示:术前三组单位平方厘米小动脉数量(the numbers of micro-arteries per square centimeter NAPSC)无统计学差异,术后2月实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实验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通过闭式房间隔造口+肺动脉环缩方法成功建立了肺血减少型先心病模型,为该类疾病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实验基础。实验组的肺血管发育与临床肺血减少先心病的肺组织病理相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