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李实蜂发生规律的研究
【6h】

李实蜂发生规律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独创性声明

1李实蜂研究进展

1.1李实蜂的分布

1.2李实蜂的形态特征

1.3李实蜂的生物学特性

1.4李实蜂及其近缘种、桃小食心虫的生态学特性

1.4.1李实蜂及其近缘种的生态学特性

1.4.2桃小食心虫的生态学特性

1.5防治技术

1.5.1地下防治

1.5.2地面防治

1.5.3树冠喷药

1.5.4人工防治

1.5.5生物防治

1.6小结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李实蜂的生物学特性与习性

2.1.1试验地概况

2.1.2供试虫源

2.1.3试验方法

2.2李实蜂的生态学特性

2.2.1不同品种、方向、高度及树膛内外的受害程度

2.2.2李实蜂的空间分布型

2.3不同李品种对李实蜂解毒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2.3.1李实蜂虫果的采集

2.3.2测定酶活力酶源制备

2.3.3酶源蛋白质含量测定

2.4同工酶电泳

2.4.1同工酶电泳酶原制备

2.4.2同工酶电泳方法

2.4.3酯酶及过氧化物酶染色

2.5李实蜂的发生与防治

2.5.1调查方法

2.5.2解村林场防治李实蜂试验

2.5.3西陵李园薄膜覆盖防治李实蜂试验

3结果与分析

3.1李实蜂的生物学特性与习性

3.1.1李实蜂形态特征

3.1.2生物学特性

3.1.3不同品种李花对李实蜂成虫的影响

3.1.4幼虫脱果观察

3.1.5取食不同品种李果对李实蜂幼虫的影响

3.1.6李实蜂越冬虫态

3.2李实蜂的生态学特性

3.2.1发生规律

3.2.2李实蜂幼虫的空间分布型

3.3不同李品种对李实蜂解毒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3.3.1取食不同李品种的李实蜂幼虫羧酸酯酶活力的差异

3.3.2取食不同李品种的李实蜂谷胱甘肽-S-芳基转移酶活力的差异

3.4同工酶电泳酶谱分析

3.4.1酯酶同工酶电泳酶谱分析

3.4.2过氧化物酶电泳酶谱分析

3.5李实蜂的发生与防治

3.5.1李实蜂在调查地的发生

3.5.2解村林场防治效果及经济效益分析

3.5.3西陵李园无公害防治处理与对照的土壤温湿度变化

4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ABSTRACT

致谢

展开▼

摘要

该文通过室内养虫与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李实蜂(HoplocampafulvicornisPanzer)的生物学特性及习性、生态学特性,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取食不同品种李果的李实蜂幼虫的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芳基转移酶酶活力的研究,并采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酯酶及过氧化物染色,初步探讨了不同品种李对李实蜂的抗性.另外,对李实蜂在河北省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进行了无公害防治李实蜂的试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