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铃重类型棉花的源库协调特性及其生理机制研究
【6h】

不同铃重类型棉花的源库协调特性及其生理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1引 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不同铃重类型棉花各区位棉铃的单铃重分布情况

3.2不同铃重类型棉花苗期生长特性

3.2.1子叶叶面积变化动态

3.2.2不同铃重类型棉花品种苗期干物质积累比较

3.3不同铃重类型棉花源叶的叶面积变化及其生理特性

3.3.1叶面积指数(LAI)

3.3.2主茎叶片中叶绿素(a+b)含量

3.3.3主茎叶中叶绿素a/b

3.3.4主茎功能叶片的净光合速率

3.3.5主茎叶片中可溶性糖(WSC)含量

3.3.6主茎叶片中淀粉的含量变化

3.3.7主茎叶中可用态糖(包括糖和淀粉)含量的变化

3.3.8主茎叶中可溶蛋白含量

3.3.9主茎叶可用态糖与可溶蛋白比(C/N)的变化

3.3.10 SOD活性的动态变化

3.3.11 POD活性的变化动态

3.3.12不同结铃区位铃叶中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动态

3.3.13不同结铃区位铃叶中叶绿素a/b的变化

3.3.14不同结铃区位铃叶中可溶性糖(WSC)含量

3.3.15不同结铃区位铃叶中淀粉含量的动态变化动态

3.3.16不同结铃区位铃叶中可溶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

3.4不同铃重类型棉花“库”的生长发育及其生理特性

3.4.1不同结铃区位棉铃的铃壳率

3.4.2不同结铃区位籽棉干物重积累动态

3.4.3不同结铃区位棉铃棉籽中可溶性糖(WSC)含量变化动态

3.4.4不同结铃区位棉铃棉籽中的淀粉含量变化动态

3.4.5棉籽的可溶蛋白含量

3.4.6中部内、外围果枝棉籽中IAA/ABA值

3.4.7上部内、外围棉籽中IAA/ABA的值

3.4.8不同结铃区位棉铃铃壳中可溶性糖(WSC)含量变化动态

3.4.9不同结铃区位棉铃铃壳中淀粉含量的变化动态

3.5源——库协调性综合指标

3.5.1不同铃重类型棉花单位叶面积载蕾、铃量

3.5.2不同铃重类型棉花单株载铃量

3.5.3不同铃重类型棉花单株上的三桃数量和所占比率

3.5.4不同铃重类型棉花不同时期的脱落率

3.5.5不同铃重类型棉花的籽棉产量

3.5.6不同铃重类型棉花纤维品质的比较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该试验于2002-2003年在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标本园进行.以单铃重为标准选择5个代表性棉花基因型作为试验材料(包括小铃型品种三江八大花和册亨大棉花、单铃重居中的转Bt基因抗虫棉新33B、单铃重较大的品种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中棉29以及超大铃品种宿棉9108),系统地研究了不同铃重基因型棉花源库的生理特性及其它与产量和品质密切相关的指标,旨在探讨不同铃重基因型棉花的源库特征及其协调性,为栽培管理措施的制定和生理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子叶叶面积大小是鉴定棉花产量性状的早期形态指标,在同一类型棉花品种中,子叶叶面积与单铃籽棉重存在正相关.2.叶片中的叶绿素、可溶性糖、淀粉含量,25d日龄前铃壳中可溶性糖、淀粉含量,棉铃内部充实期棉铃干物重日平均增长量,以及衣分、纤维长度、比强度、整齐度指标均受不同铃重基因型的影响,并与不同铃重基因型呈显著正相关.3.各供试棉花品种铃叶中的叶绿素a/b值随着果枝节位的降低而下降,表现出下部铃叶对弱光越来越强的适应能力.4.供试小铃品种源库性状指标表现为:单个棉铃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少,受其品种特性及库对源的反馈调节机制的影响,源叶内一些同光合生产有关的物质含量和活性较低,其光合同化能力较弱,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值均较低,光合生产能力弱,不能高效地利用光照条件同化较多的碳水化合物,源的质量不高.5.供试大铃品种源库性状表现为:最高单铃重出现在棉株上部果枝,同一果枝的内围果节单铃重大于外围果节.棉铃对同化物的吸收利用率高,棉籽内有较多的淀粉合成纤维素,利于籽棉干物重的积累.到棉铃内部充实期止,单位重量铃壳内WSC和淀粉向棉铃内的转移率较高,大铃品种的库活性强.6.转Bt棉品种绝大部分性状指标居于小铃和超大铃之间,其源库性状表现为:前期营养体生长较迟缓,后期LAI下降幅度高于其它常规棉.

著录项

  • 作者

    谢志霞;

  • 作者单位

    河北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河北农业大学;
  • 学科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存东;
  • 年度 200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562.02;
  • 关键词

    棉花; 源; 库; 生理特性; 酶;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