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农田-畜牧-营养-环境”体系磷素循环与平衡
【6h】

中国“农田-畜牧-营养-环境”体系磷素循环与平衡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1引言

1.1研究背景

1.2国内外研究进展

1.3研究目的、意义

1.4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2.1模型分析

2.2各子系统的养分流动模式

2.2.1植物生产系统

2.2.2动物生产系统

2.2.3饲料加工系统和食品加工系统

2.2.4家庭系统

2.2.5污水处理系统和固体废弃物处理系统

2.3数据的获取和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参数的确定

3.1.1植物生产系统磷素输入参数

3.1.2植物生产系统磷素输出参数

3.1.3动物生产系统磷素输入参数

3.1.4动物生产系统磷素输出参数

3.1.5饲料和食品加工系统磷参数的确定

3.1.6家庭系统磷素输入参数

3.1.7家庭系统磷素输出参数

3.1.8污水和固体废弃物处理系统磷素输入参数

3.1.9污水和固体废弃物处理系统磷素输出参数

3.2各子系统磷素流动与平衡

3.2.1植物生产系统磷素流动与平衡

3.2.2动物生产系统磷素流动与平衡

3.2.3饲料加工和食品加工系统磷素流动与平衡

3.2.4家庭系统磷素流动与平衡

3.2.5污水和固体废弃物处理系统磷素流动与平衡

3.3水稻、小麦从收获到消费的磷素流动

3.4整个体系磷素流动与循环

4讨论

4.1模型框架的建立

4.2参数的变异性

4.2.1粪尿肥磷参数的变异性

4.2.2作物籽粒和秸秆磷参数的变异性

4.2.3动物体和动物产品磷含量的变异性

4.3农田土壤磷素盈余量的变化

4.4磷素生产效率的比较

4.4.1小麦、水稻磷素生产效率

4.4.2动物活体磷素屠宰效率

4.5家庭系统所食植物食品磷和动物食品磷的变化

4.6植物生产、畜牧业发展、城市化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4.6.1植物生产系统向环境排放的磷

4.6.2动物生产系统向环境排放的磷

4.6.3城市化率的改变对向环境排放磷的影响

5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和论文录用通知

作者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从农田、畜牧、人体营养、环境的角度着手,研究磷在整个营养体系的流动与循环,从而为磷素养分管理提供依据。本文把我国“农田-畜牧-营养-环境”体系分为植物生产系统、动物生产系统、饲料加工系统、食品加工系统、家庭系统、废水处理系统和固体废弃物处理系统,然后分析各子系统磷素流动特点,确定磷素输入和磷素输出项。查阅文献资料中各项参数,如作物籽粒、畜产品中的磷含量,再根据统计资料中1980年、1990年和2001年这三年的数据,对我国近20年来磷素循环与流动状况进行评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