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耕地占补平衡收益评价及测算方法研究——以河北省太行山山前平原区为例
【6h】

耕地占补平衡收益评价及测算方法研究——以河北省太行山山前平原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1引言

2耕地占补平衡的诠释及理论依据

3耕地占补平衡经济收益测算体系的建立

4耕地占补平衡评价实证研究

5结论

6讨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耕地大量减少带来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解决其中的粮食安全问题,国家提出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而耕地占补平衡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根本措施。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耕地占补平衡的认识加深,耕地占补工作已经由简单的数量平衡迈向数量—质量双重平衡,将来还会实现数量—质量—收益平衡、数量—质量—收益—生态平衡的更高层面。本文从众多急需研究的内容中切其一隅,在进一步理解农地分等和耕地占补平衡含义的基础上,研究了分等成果与耕地占补平衡之间的嫁接理论和方法,为占补平衡耕地收益测算工作中充分合理的利用分等资料,推动耕地占补平衡由数量—质量型向数量—质量—收益型升级提供参考。 本文对耕地占补收益平衡的涵义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同时也分析论述了耕地占补平衡与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的内在逻辑关系。按照新时期我国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需要,针对实现占补耕地之间收益平衡的要求,提出了以农用地分等成果中的经济收益评价模块和土地经济系数为嫁接点,在各个相同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内耕地的标准粮与经济收益之间的函数模型为嫁接通道,构建以因素组合—标准粮—总收益法为核心的耕地占补平衡收益评价—测算方法体系。并提出了以耕地经济生产力平衡为基础,通过单位面积耕地的经济收益作为测算依据的耕地占补平衡收益当量系数的计算方法。为实现耕地收益占补平衡提供了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简单易行的技术支撑体系。 本文以河北省太行山山前平原区为例,开展了耕地占补平衡收益评价实证研究,针对测区实际情况,建立了评价指标集,分析选择了测区121种因素组合。以经济收益为依据将测区耕地划分为五个耕地占补收益等别。采用了滑动平均法弱化了采样误差,通过数学统计分析,得到了生态区相同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内耕地收益与标准粮之间的函数模型。通过函数就能求出测区内耕地占补耕地之间的换算关系。通过计算显示经济系数小于0.152的地块其经济收益为负数,在补充耕地时应不以考虑,应该补充经济系数较高的地块才能保证农业收入的稳步提高,才有利于解决现在农业的低收入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