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早美酥×红香酥F代群体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
【6h】

早美酥×红香酥F代群体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本文所用缩略词及中英文对照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与分析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梨是原产于我国的最古老的果树种类之一,在水果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果树本身个体大,生长周期长等特性的限制,目前利用AFLP技术构建梨树遗传图谱的研究和应用较少,而梨树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和重要农艺性状或基因的定位对于拓展梨属的基因资源有着重大的意义。故本试验选用早美酥与红香酥为杂交亲本及其F1代共129个样本作为作图群体。母本早美酥是由新世纪×早酥梨选育而成,父本红香酥是由库尔勒香梨×鹅梨杂交选育而成的红皮梨新品种。两亲本在表型上具有明显差异,在遗传基础上满足杂种优势的条件。两亲本间在本试验所筛选的8对AFLP引物组合上可产生不同数量及大小的多态性片断。因此,其杂交群体适宜构建分子遗传图谱。本试验获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本试验以早美酥×红香酥F1杂交群体及亲本为试验材料,利用扩增带型清晰、多态性丰富的8对MseI/EcoRI组合的引物进行选择性扩增,共得到349个AFLP标记,平均每对引物产生44个。多态性标记216个,平均每对引物产生27条多态性带。平均每对引物组合多态性位点检出率为61.4﹪。其中,3:1标记61个,占28.2﹪;1:1标记148个,占68.5﹪,偏向父本红香酥的标记明显多于偏向母本早美酥的标记;异常标记占3.2﹪;3:1标记和1:1标记总偏分离率(P<0.05)为26.8﹪。 2AFLP分子标记在早美酥×红香酥F1代分离方式主要有三种:①孟德尔分离方式。占总标记位点的43.84﹪,占多态性分离位点的70.83﹪;②偏孟德尔分离方式。占总标记位点的16.05﹪,占多态性分离位点的25.92﹪;③异常分离方式。异常分离位点7个,占总标记位点的2.0﹪,占多态性位点的3.2﹪。该结果表明用该群体构建早美酥×红香酥饱和遗传图谱是可行的。 3应用JoinMap3.0软件,初步构建了早美酥×红香酥共20个遗传连锁群,包括67个孟德尔分离标记,覆盖梨基因组785.093cM,平均每两个连锁标记间的遗传距离为11.72cM,连锁群中标记间最大的遗传距离是44.224cM,最小的遗传距离是0.799cM。其中,LG2和LG13连锁群分别含有7个标记,含标记数最多,长度分别为59.225cM、32.755cM,最长的连锁群LG1,长度为65.26cM,包括5个标记,最短的连锁群LG20只有2个标记,长度为13.361cM。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