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4种李属彩叶植物抗寒生理研究
【6h】

4种李属彩叶植物抗寒生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引言

1.1形态解剖指标与抗寒性

1.2生物膜与抗寒性

1.3保护酶活性与抗寒性

1.4代谢产物丙二醛(MDA)与抗寒性

1.5渗透性物质含量与抗寒性

1.6内源激素含量与抗寒性

1.7本课题的提出

2材料与方法

2.1试验材料

2.2取样方法及低温处理

2.3测定方法

2.3.1相对电导率测定及半致死温度(LT50)确定

2.3.2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2.4数据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低温处理对相对电导率变化的影响

3.1.1相对电导率变化

3.1.2半致死温度(LT50)确定

3.2低温处理对保护酶(SOD、POD)活性的影响

3.2.1 SOD活性变化

3.2.2 POD活性变化

3.3低温处理对膜脂过氧化物(MDA)含量的影响

3.4低温处理对渗透性物质含量的影响

3.4.1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

3.4.2可溶性糖含量变化

3.4.3脯氨酸含量变化

3.5抗寒指标相关分析

3.5.1休眠芽和枝条抗寒指标相关分析

3.5.2花器官抗寒指标相关分析

3.5.3休眠期和花期抗寒性相关分析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以3年生紫叶李、红叶李、紫叶矮樱和美人梅为试材,分别对休眠期、花期的抗寒生理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1、随处理温度降低,不同器官相对电导率变化总体趋势为先缓慢上升,达到临界温度(休眠芽为-10℃、枝条-20~35℃、花瓣为-3~-5℃、雄蕊为-3℃、雌蕊为-1℃)迅速增大,之后随处理温度降低,相对电导率呈缓慢增加。 2、紫叶李、红叶李、紫叶矮樱和美人梅休眠期芽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0.02℃、-11.48℃、-10.96℃、-10.65℃;枝条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20.17℃、-37.76℃、-36.80℃、-30.55℃;花瓣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3.09℃、-3.63℃、-3.23℃、-4.45℃;雄蕊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01℃、-2.94℃、-1.20℃、-2.94℃;雌蕊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14℃、-2.83℃、-1.05℃、-2.92℃。 3、低温处理过程中,不同器官SOD活性变化规律不同,其中,枝条和花器官在低温处理前期(枝条在-15℃、花瓣在-3~5℃、雄蕊在-3℃、雌蕊在-1℃之前)SOD活性呈上升趋势,以后随温度的下降,SOD活性呈下降趋势。休眠芽SOD活性呈双峰曲线变化,在CK~-10℃和-20~-35℃之间上升呈上升变化趋势,之后,活性随温度降低而下降。休眠期SOD活性树种间差异不显著,休眠芽显著高于枝条;花器官在低温处理后期(-5℃之后)美人梅S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树种,花瓣SOD活性显著高于雄蕊和雌蕊。 休眠芽POD活性总体变化呈下降趋势。枝条POD活性除紫叶矮樱变化不明显外,其他3种树木均呈先上升后下降变化趋势,对照到-10℃之间活性呈上升变化趋势,之后,随处理温度降低而下降。花器官在低温处理前期(花瓣在-5℃、雄蕊和雌蕊在-3℃之前)POD活性呈上升趋势,之后活性下降。低温处理过程中,POD活性红叶李显著高于其他树种;休眠芽和枝条差异不明显,花瓣POD活性显著高于雄蕊、雌蕊。 4、休眠芽MDA含量由对照到-25℃之间呈下降趋势变化,在-25℃到-30℃之间上升,-30℃之后随处理温度降低含量继续下降。休眠枝条和花器官MDA含量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对照到-10℃之间和-15℃到-30℃处理之间,花瓣和雄蕊在对照到-1℃处理之间,雌蕊在对照到-5℃之间呈上升变化,之后含量呈下降变化。低温处理过程中,休眠器官和花器官MDA含量均是紫叶李最高,红叶李含量最低;休眠芽MDA含量高于枝条,但未达到显著差异,花瓣显著低于雄蕊、雌蕊。 5、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总体均呈上升趋势,休眠芽和枝条在对照到-30℃之间,花瓣在对照到-5℃之间,雄蕊和雌蕊在对照到-3℃之间呈上升变化趋势,之后含量呈下降趋势。休眠器官脯氨酸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变化,花器官呈上升趋势变化,树种间含量变化有些差异。红叶李休眠器官可溶性蛋白和糖含量高于其他树种,但未达到显著差异,紫叶矮樱花器官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树种;休眠芽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枝条,可溶性糖含量没有显著差异;花器官之间可溶性蛋白、糖含量无显著差异。 6、以紫叶李为例,对生理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休眠芽相对电导率与POD活性、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枝条相对电导率与各指标均未达到显著相关;花器官相对电导率与保护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不同器官半致温度(LT<,50>)进行相关分析表明,休眠芽和枝条相关系数为0.950(P<0.01),花瓣和雄蕊、雌蕊半致温度(LT<,50>)相关系数为0.836和0.847,达到显著相关(P<0.05),雄蕊和雌蕊相关系数为0.993,达到极显著相关(P<0.01);休眠期和花期抗寒性呈正相关关系,但相关性不显著。 对生理指标综合分析研究,4种树木休眠期抗寒能力大小依次为红叶李、紫叶矮樱、美人梅和紫叶李,花期抗寒能力大小依次为美人梅、红叶李、紫叶矮樱和紫叶李;不同器官抗寒性强弱依次为枝条、休眠芽,花瓣、雄蕊、雌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