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播种期和密度对冬小麦群体质量和产量的调控效应
【6h】

播种期和密度对冬小麦群体质量和产量的调控效应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试验基本情况

2.2试验设计

2.3测定内容与方法

2.4数据处理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播种期和密度对小麦生育进程的影响

3.2播种期和密度对小麦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2.1对产量的影响

3.2.2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3不同播种期和密度处理的个体性状

3.3.1株高和节间长度的变化

3.3.2单株茎数的变化

3.3.3次生根数的变化

3.3.4穗部性状的变化

3.4不同播种期和密度处理的群体性状

3.4.1群体分蘖动态的变化

3.4.2叶面积指数的变化动态

3.4.3播种期和密度处理对粒叶比的影响

3.4.4干物质积累量的变化动态

3.4.5光合有效辐射的变化动态

3.5不同播种期和密度对小麦光合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3.5.1旗叶光合速率的变化动态

3.5.2不同叶位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的变化

3.5.3不同处理的籽粒灌浆特性分析

3.5.4不同处理小麦的耗水量及水分生产效率

3.5.5不同处理间各器官氮素积累量的变化

4讨论

4.1关于播种期和密度对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

4.2关于播种期和密度对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

4.3播种期和密度对小麦水分利用和氮素积累的影响

4.4播种期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及其合理运筹

5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我国北方的平均气温有上升趋势,尤其是秋末冬初的气温上升更为明显,造成小麦冬前发育的生态条件发生变化。在此种背景条件下,按照以往认定的“适宜”播种期播种小麦,往往造成冬前旺长,影响小麦产量。为明确河北省冬小麦在气候变暖形势下适宜的播种期及与之相应的密度,以河农822为材料,于2006-2007年度在河北省藁城市进行了播种期(10月7日、13日和19日,分别用S1、S2和S3表示)和密度(基本苗180万、300万、420万和540万/hm2,分别用D1、D2、D3和D4表示)二因素裂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播种期和密度条件下小麦群体质量和产量性状的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播种期对小麦3个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均不显著。但由于3个产量构成因素的积累作用,播种期对籽粒产量的影响显著。在试验研究设置的播种期范围内,籽粒产量随播种期推迟而下降。密度对产量及3个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播种期与密度对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籽粒产量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不同播种期中各密度水平的平均产量比较,10月7日播种期的平均产量显著高于10月19日的,但与10月13日播种期的差异不显著。不同密度水平之间,300万、420万和540万/hm2等3个水平的平均产量无显著差异,但均极显著高于180万/hm2的产量。 2、不同播种期和密度对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的总茎数(穗数)、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的消长动态及粒叶比等群体质量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播种期只对生育前期总茎数的影响显著,而密度对各生育时期总茎数的影响都显著,最终成穗数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呈下降趋势,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密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各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均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而逐渐增加。随播种期推迟,干物质积累量呈减少趋势,而密度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与播种期的不同有关,10月19日播种的干物质积累量随着密度增大而增加:而10月7日和13日播种的以300万和420万基本苗的干物物质最高。不同播种期和密度对LAI的影响与干物质积累的变化趋势一致,另外同一播种期中,最大叶面积相近情况下,粒叶比高的处理产量也较高,不同播种期中,LAI相近情况下,粒叶比高的处理产量也较高。 3、播种期和密度对小麦光合速率的影响显著,所有处理的光合速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都呈双峰曲线变化,播种期对Pn的影响表现在,10月19日播种的Pn显著低于其他播种期水平的,而10月13日播种的Pn高峰值最高,但下降也快,10月7日播种的从抽穗到开花后10天左右一直维持较高的光合速率。密度对Pn的影响表现在,随着密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300万基本苗水平的Pn最高,且各密度水平之间的Pn均达到了显著差异。 4、播种期和密度对光合有效辐射和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相对较小,随着播种期的推迟,群体内不同层次的PAR逐渐升高,不同密度下的光合有效辐射的差异仅表现在开花以前,且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叶绿素相对含量具有较为固定的分布特征,受播种期和密度的影响相当小。 5、播种期和密度对小麦一生的耗水量及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耗水量和水分生产效率随播种期和密度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即耗水量大的处理水分生产效率就低,水分生产效率高的处理耗水量就低。3个播种期中以10月13日播种的耗水量最低,水分生产效率最高,4个密度中以420万基本苗水平的耗水量最低,水分生产效率最高,并显著低(高)于其他处理。 6、根据各播种期与密度组合的产量及群体、个体指标分析,对于河北省中部来说,10月7日为最佳播种期,配合密度为基本苗300万/hm2;10月7日至13日为较适宜的播种期范围,相应的密度以300万/hm2至420万/hm2基本苗为宜。这一结果也与根据冬小麦冬前积温分析的适宜播种期相吻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