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东华北春玉米生产骨干品种抗病性监测
【6h】

东华北春玉米生产骨干品种抗病性监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北方玉米病害种类及发生现状

1.2.1 玉米大斑病

1.2.2 玉米小斑病

1.2.3 玉米丝黑穗病

1.2.4 弯孢叶斑病

1.2.5 玉米茎腐病及其危害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玉米丝黑穗病菌田间人工接种鉴定方法

2.2.2 大斑病菌田间人工接种

2.2.3 小斑病菌田间人工接种

2.2.4 弯孢叶斑病田间人工接种

2.2.5 茎腐病菌田间人工接种

2.3 调查方法

2.4 抗性评价标准

2.5 鉴定对照种标准抗性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玉米品种对大小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玉米弯孢叶斑病的抗病性

3.1.1 对玉米大斑病的抗性

3.1.2 对玉米小斑病的抗性

3.1.3 对玉米弯孢叶斑病的抗性

3.1.4 对玉米茎腐病的抗性

3.1.5 对玉米丝黑穗病的抗性

3.2 不同玉米品种对玉米大小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弯孢叶斑病的抗病性分析

4 问题与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我国东华北的春播玉米区是中国的玉米主产区之一,将近占全国玉米面积的40%。而玉米病害则每年造成玉米23%~37%的产量损失。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玉米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近几年玉米病害严重影响产量,而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控制玉米病害最根本、经济、安全、环保的措施。玉米抗病性鉴定监测是玉米抗病育种的基础,是筛选病害抗原的基本方法。只有通过抗病性鉴定,才能弄清玉米种质对单一病害或多种病害的抗性情况,在此基础上才能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种植的玉米品种,进而提高单位面积上的产出效率。
   我国玉米生产上发生的病害有30多种,当前生产中的病害主要有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和玉米弯孢叶斑病等。这些病害在东华北地区常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已成为玉米高产、稳产的主要障碍之一。长期的生产实践证明,应用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
   因此通过对东华北春玉米生产上种植面积较大35个骨干品种在人工接菌条件下进行大小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玉米弯孢叶斑病等发病情况的调查分析,以期明确品种之间的抗病性差异,指导品种的合理应用,为制定合适的防治措施及为将来的抗病育种工作提供依据,并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我国玉米的产量。
   本研究获得了如下成果:
   1.不同玉米品种对大小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玉米弯孢叶斑病存在着一定的抗病性差异,虽然由于品种特性的需要一些品种种植密度有一定的不同,但其病情指数存在较大差异,由此说明影响大小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玉米弯孢叶斑病发病程度的主要因素不是种植密度,而是品种的抗病性。
   2.发现了6个品种高抗大斑病;13个品种高抗小斑病;3个品种抗弯孢叶斑病;19个品种高抗茎腐病;6个品种高抗玉米丝黑穗病。
   3.发现了1个品种高感大斑病;1个品种高感小斑病;4个品种高感茎腐病;2个品种高感玉米丝黑穗病。
   4.发现了9个分别对以上5种病害中的3种表现出了高抗的品种。
   5.发现了不同地区提供的相同的种子在本次监测中表现出了不同的抗病性,甚至相反的抗性的现象。
   鉴于大田中的接种仅仅进行了一年,为了得到更为详尽的资料和数据,力求使结果更为准确,应进行多年的接种实验,同时在有条件的机会下在冬季进行室内苗期接种实验,作为大田试验的一个有益的补充和验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