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近代林业产业状况研究
【6h】

中国近代林业产业状况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综合述评

1.4 研究的基本内容

2 近代时期界定、相关概念解析

2.1 近代的时期界定

2.2 林业产业概念解析

2.3 林产品概念界定

3 晚清时期(1840-1911年)我国林业产业状况及特征分析

3.1 植树造林与森林管护

3.2 木材采伐

3.3 林产品加工

3.4 木材运输与贸易

3.5 此阶段林业产业的特征分析

4 民国时期(1911-1949年)我国林业产业状况及特征分析

4.1 抗日战争前(1911-1937年)林业产业状况及特征分析

4.1.1 抗战前林业产业状况

4.1.2 此阶段林业产业的特征分析

4.2 抗日战争以后(1937-1949年)林业产业状况及特征分析

4.2.1 抗日战争以后林业产业状况

4.2.2 此阶段林业产业的特征分析

5 近代林业产业对同时期社会发展的影响

5.1 林业产业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5.2 发展林业产业的环境代价

6 近代林业产业发展的反思与启示

6.1 近代中国林业产业发展的反思

6.1.1 国家内忧外患,政府无心进行林业经济建设

6.1.2 传统观念对林业产业发展的束缚

6.1.3 旨在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各种林业政策的实施导致森林资源丧失加剧

6.2 近代中国林业产业发展的几点启示

6.2.1 国家相关政策的实施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先决条件

6.2.2 强大的外界干预能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契机

6.2.3 外米资金的进入、生产技术的改进和管理经验的积累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7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附件

展开▼

摘要

中国古代森林资源相当丰富,虽然经过数千年的砍伐摧残,在清末以前,东北森林仍有“窝集”、西南森林仍有“树海”之称。1840年帝国土义入侵以后,我国的森林资源被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各种与森林相关的产业逐渐形成。近代以前我国并不存在独立的林业产业,最初的林业生产仅限于木材采伐和木材的简单加工,后期随着各地木材市场逐渐发展成熟,木材加工、木材运输、木材贸易等行业才逐渐发展壮大起来。林产品的种类越来越丰富,林业产业日臻完善。林业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对各地区的经济产生了较大影响,成为近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林业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是在整个中国近代化的大背景下逐渐完成的,由于中国近代化过程备受外力侵扰,东北、台湾等地还曾经受到日本铁蹄的直接蹂躏,因此近代林业产业化进程受到外力作用的痕迹极其明显。在近代林业产业的形成与逐步发展过程中,全国的森林资源遭到大范围的掠夺性开发,伴之而来的区域环境恶化也成为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研究近代林业产业的形成发展问题意义重大。
   本文在仔细研读林业史大量文献资料、系统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经济学的角度,以产业化的视角对近代各地区的林业产业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⑴以现有林业史料为基础,详细论述了近代各历史时期林业产业的发展状况,并对各产业的总体特征作出归纳总结。⑵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背景、相关林业经济政策及各地区森林资源禀赋差异因素对林业产业状况进行深入剖析,总结出影响林业产业发展的具体因为,并作出相关评价。⑶总结近代我国林业产业发展对同时期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分别从社会经济的变化、劳动力结构的改变、城市港口的兴起以及发展林业产业所付出的环境代价等方面进行阐述。⑷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提出对当今林业产业发展的建议和启示。该项研究试图从方法和内容两个角度突破已有的研究范式,主要的创新之处体现于:第一,在对以往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结合近代经济的发展演变来说明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第二,在对近代林业产业发展状况进行梳理时,采用了分期划区的研究方法,使得文章的整体思路明晰,条理清楚。第三,首次对近代全国的林业产业状况进行了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