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水肥互作对夏玉米生长与养分吸收及根系活性的影响
【6h】

水肥互作对夏玉米生长与养分吸收及根系活性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水肥互作的研究概述

1.2.2 水肥对根系生长的影响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2.1 水钾互作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2.2.2 水肥互作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2.3 样品的采集和处

2.3.1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2.3.2 植物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2.4 测定项目和方法

2.4.1 产量和生物量的测定

2.4.2 植株生物学性状的测定

2.4.3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测定

2.4.4 植物样品养分含量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水钾互作对玉米的影响

3.1.1 水钾互作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3.1.2 水钾互作对玉米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

3.1.3 水钾互作对玉米不同生育时期根系吸收总面积及活跃吸收面积的影响

3.2 水钾互作对玉米不同器官养分积累的影响

3.2.1 水钾互作对玉米叶片养分积累的影响

3.2.2 水钾互作对管栽玉米茎秆养分积累的影响

3.2.3 水钾互作对玉米根系养分积累的影响

3.2.4 水钾互作对玉米籽粒营养养分积累的影响

3.2.5 水钾互作对玉米各生育时期各器官钾素分配特性

3.3 水肥互作对玉米养分积累及根系活性的影响

3.3.1 水肥互作对夏玉米生物量及N、P、K养分积累动态的影响

3.3.2 水肥互作对玉米根系吸收面积的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附件

展开▼

摘要

本文以华北山前平原区夏玉米为研究对象,采用管栽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华北山前平原区水肥互作对养分积累、根系活性方面做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为指导华北山前平原区夏玉米的高产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⑴夏玉米各处理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均呈“单峰式”曲线,株高和茎粗在抽雄期达到峰值,叶面积指数在吐丝期达到峰值。在相同肥力条件下增加水分的灌溉次数、在相同水分条件下增加钾肥的用量夏玉米的生物学特性在增加。W3NPK2处理在穗粒数、百粒重、产量都是最高。相同肥力条件下不同灌水处理对穗粒数和产量差异显著(P<0.05),相同肥力条件下不同灌水处理对百粒重F0和NPK2差异显著(P<0.05)说明水肥互作具有协同作用。
   ⑵水分对根系吸收总面积与活跃吸收面积有良好效应,在限制根系生长空间条件灌水增加了吸收总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在相同水分条件下增施钾肥对根系吸收总面积与活跃吸收面积也有良好效应。供钾对根系吸收总面积与活跃吸收面积的影响取决于土壤水分的供应状况。灌水对钾肥利用有提高之效。不论是否灌水、施钾后对根系活跃吸收面积百分数均呈增加趋势
   ⑶夏玉米地上部各个营养器官氮磷素积累趋势在整个生长季,呈现出前期低、中期高、后期低的积累,玉米生育期间钾素的分配不随生长中心的转移而变化。在生育期间钾素主要分配到叶片和茎秆2个器官,吐丝期之前,钾素分配到叶片中最多,吐丝期叶片中的钾素向籽粒中转移,使钾素在单株所占百分比降低。水分和钾素的供应,促进了营养体养分向籽粒的转移,提高了养分在籽粒中的分配比例,从而提高籽粒产量。玉米大口期根系内全N、P、K含量比吐丝期和成熟期高,并且随着玉米生育期的推进逐渐降低。从大口期到成熟期玉米根系内N、P、K积累量降低的幅度以W3NPK2最高,W0F0和W1F0最低,这与玉米地上养分积累动态变化和根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变化趋势一致,说明玉米地上部养分积累和根系养分积累降低是相适应的
   ⑷夏玉米干物质积累量与植株全量N、K的积累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植株内全N、P、K积累量以拔节.大喇叭口阶段最多,P素积累主要集中于抽雄-成熟阶段。不同生育期根系活跃吸收面积与总吸收面积变化均呈单峰式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大喇叭口期和抽雄期。在玉米生长季水肥充足条件下,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对植物体内干物质和养分的积累起主导作用。施肥促进了根系活跃吸收能力,养分吸收积累量增多;生育期灌水也能促进根系生长和对养分的吸收。不同生育时期均以W2F1处理的干物质量和N、P、K积累量最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