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沧州市渤海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6h】

沧州市渤海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进展

1.3.2 国内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进展

1.3.3 国外生态服务价值研究进展

1.3.4 国内生态服务价值研究进展

1.4 研究进展评述

1.5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条件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土壤

2.1.4 气候和水文

2.1.5 生态保护区及环境状况

2.2 社会经济条件

2.2.1 中捷产业园区

2.2.2 南大港产业园区

2.2.3 黄骅港区

3 沧州市渤海新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3.1 土地利用现状及空间开发布局现状分析

3.1.1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和特点

3.1.2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3.2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

3.3 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

3.4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

3.4.1 土地利用程度指标

3.4.2 土地利用程度指数

3.5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

3.5.1 经济发展对沧州市渤海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分析

3.5.2 产业结构对沧州市渤海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分析

3.5.3 人口增长对沧州市渤海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分析

4 渤海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

4.1 生态系统服务概念

4.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类型和特征

4.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类型

4.2.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特征

4.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方法

4.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校正

4.4.1 各地类生态服务价值校正

4.4.2 生态服务价值当量表校正

4.5 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结果分析

4.5.1 单项生态服务功毹价值及其变化

4.5.2 土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量及其变化

5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分析

5.1 敏感性分析方法及结果

5.2 各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对总量变化的影响

5.3 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系

6 实现沧州市渤海新区土地高效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措施

6.1 加强对湿地和自然保护区的保护

6.2 控制人口数量,优化人口结构

6.3 加大整理力度,增加农业产出,合理开发后备资源

6.4 节约集约用地,优化建设用地布局

6.5 加强农田生态环境保护

6.6 优化生态用地体系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二十世纪以来,由于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造成人类对土地的需求压力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出现了很多土地的不合理利用现象,导致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逐渐凸显出來,例如温室效应、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水质污染、土壤退化以及生物多样性锐减等。因此人们越来越关注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问题,对生态服务功能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土地作为一种稀缺的自然资源,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产资料,而且是各种生态系统的载体。土地利用通过改变生态过程与生态服务来影响各种生态系统的类型、面积和位置,使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有着不同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总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变化可以深刻反映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
  沧州市渤海新区地处环渤海中心地带,是河北省“东出西联”战略的桥头堡,在环京津、环渤海区域发展战略以及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本文以沧州市渤海新区为例,在对沧州市土地资源利用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沧州市渤海新区土地资源在2008-2012年的利用及变化程度,同时分析其变化的影响因素和驱动机制,在此基础上应用生态服务价值估算方法,并提出了生态服务价值修正模型,最终阐述了沧州市渤海新区的土地资源的布局和数量变化情况对该区域生态的价值服务量有影响。为沧州市渤海新区土地生态环境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提供了参考依据。并得出以下结论:
  (1)从2008-2012年间,沧州市渤海新区在研究期间内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主要呈现以下特征:其中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度增长,耕地面积略有增加,未利用地和水域面积下降较为明显,其他农用地和草地略有减少,林地面积基本保持不变,园地面积略有增加。上述变化表明了渤海新区在研究时段内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由未利用地、水域向建设用地和耕地流转。
  (2)通过分析沧州市渤海新区2008-2012年间反映土地利用程度的五项指标可得:建设用地利用率和土地利用率变化相对明显,呈现增加的趋势;森林覆盖率变化较为平缓,基本保持不变;农业利用率有下降的趋势,但到了2012年,又出现了反转。土地利用率虽有所增加,但是还未达到85%,说明研究区土地后备资源较为充足,但开发较为困难。土地垦殖率、农业利用率变化较小,说明农用地系统较为稳定,动态性较小。
  (3)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对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加以修正,主要包括地类的修正和粮食生产水平的修正。最终得出2008-2012年沧州市渤海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整体呈下降趋势,中间略有波动,并且各年份下降速率不同,建设用地的价值量由2008年的-4486.37万元减少到2012年的-6277.56万元,下降了1791.19万元,水域的价值量由2008年的36696.26万元减少到2012年的34363.10万元,下降了2333.16万元,下降幅度较大,而未利用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虽然也有所下降,但降幅不明显。其他地类生态服务价值略有上升或下降但变化较为平缓。
  (4)沧州市渤海新区2008-2012年各土地利用生态系统价值系数的敏感性指数都小于1,表明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对于生态价值系数来说是缺乏弹性的。
  (5)对沧州市渤海新区各土地利用类型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度进行分析可得:水域生态系统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最大,约占价值绝对总量的一半以上,其他土地类型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影响度较小。
  (6)从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分析看土地利用面积与生态服务价值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研究区域的土地资源利用变化和结构对于生态系统的总价值量产生响应,同时相反,生态系统的总价值量也会对土地资源的结构等方面有着引导作用,促使研究区形成更加合理的土地利用新结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