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太行山道路视域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
【6h】

太行山道路视域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2.太行山道路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太行山道路

2.1.2 新型职业农民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力资本理论

2.2.2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2.3 供需均衡理论

3.太行山道路视域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实践历程

3.1 背景与基础

3.2 实践中探索

3.3 收获的成效

3.3.1 走在太行山道路上的新型职业农民

3.3.2 依托太行山道路建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4.太行山道路视域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问题与原因

4.1 太行山道路视域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

4.1.1 培训需求旺盛,师资供给不足

4.1.2 以产中技术讲授为主,培训内容与形式单一

4.1.3 资金需求大,供给不足

4.1.4 青年力量缺失,农业后继无人

4.1.5 立项未续一主因,曾盛今衰引深思

4.2 太行山道路视域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政府一角多责,执行力度不足

4.2.2 内外因素牵制,教师惧下乡

4.2.3 农民心理保守,“效益在前,行动在后”

4.2.4 社会资本参与度低,农民支付有限

4.2.5 城乡二元分化,资源分配不均

5.太行山道路视域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策思考

5.1 明确指导原则

5.1.1 政府主导原则

5.1.2 实事求是原则

5.2 加强主体建设

5.2.1 政府掌舵,全面“支付”

5.2.2 专家为头,广纳人才

5.2.3 社会添枝,注入资源

5.3 重视客体接受

5.3.1 覆盖全面、类别明细的培育对象

5.3.2 深度、广度兼具的横纵向全面的培育内容

5.3.3 与农业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化培育方式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尽管国家粮食生产已经达到了“十二连增”,但依然存在未来“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严峻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979年,河北农业大学承担了“河北省太行山区综合开发研究”课题,以“治穷先育人”为指导方针,培养农民的科学意识,改变农民愚昧、落后、封闭的观念,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繁荣农村经济。因其在农民脱贫致富和新型农民培育方面的斐然成绩,1986年,被中宣部和原国家科委命名为“太行山道路”,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带动和辐射效应,但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本文定位于太行山道路视域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总体思路为:以人力资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相关文献资料,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供需均衡理论为视角,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以期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通过大量实践调研和归纳分析,其创新点及相关结论为:太行山道路视域下新型职业农民存在着差异,可分为生产技能型、技术指导型、专业管理型、市场经营型、全能型等五种类型;从培训供给主体角度出发,由于政府职责不到位、教师下乡难、社会参与度低,导致师资、资金等供给不足,有的村落由盛至衰;从需求主体出发,由于农民观念保守、城乡二元分化,导致供需脱节,培训内容与形式单一,培育对象缺乏青年力量等;必须坚持以农民需求为导向,遵循政府主导的原则,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建立以政府为主导、高等农业院校为技术依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多元化体系,实施纵横向全面的培育内容与创新有效的培育方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