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NF-κBp50、Bak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6h】

NF-κBp50、Bak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新乡医学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摘要

前 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 果

3 讨 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NF-κB、凋亡与乳腺癌研究进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 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NF-K Bp50、Bak在乳腺癌及癌旁正常组织和乳腺增生性病变中的表达和意义,探讨NF-K Bp50、Bak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旨在研究两者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为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 方法:应用Eli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70例乳腺癌、12例癌旁正常组织、14例乳腺增生性病变标本中NF-K Bp50、Bak的表达水平;应用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对70例乳腺癌组织及14例乳腺增生性病变标本凋亡细胞表达进行原位观察和比较;采用SPSS13.0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 结果: 1.NF-K Bp50的阳性表达呈黄色或棕黄色颗粒。NF-K Bp50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71.4﹪),明显高于乳腺癌旁正常组织(33.3﹪)、乳腺增生性病变(42.9﹪)(P<0.05),而后两者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2.Bak的阳性表达为棕黄色颗粒。Bak在乳腺癌组织、乳腺增生性病变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1﹪、35.7﹪),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组织中阴性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NF-К Bp50、Baк在不同病理分型的乳腺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强弱程度不等;但其表达强度在乳腺癌的不同病理类型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 4.NF-К Bp50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ER、腋窝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但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PR无关(P>0.05); Baк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P<0.05),但与肿瘤大小、.ER、PR、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 5.NF-К Bp50、Baк在乳腺癌中的的表达均明显上调,但两者表达呈明显负相关(P<0.005)。 6.AI在乳腺增生性病变、乳腺导管内原位癌、浸润性导管癌中呈上升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Ⅰ、Ⅱ、Ⅲ级中AI呈下降趋势,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NF-К Bp50的表达增强,AI呈明显下降趋势,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NF-К B的表达强度与AI呈负相关(P<0.001);Baк阳性表达组中AI明显高于阴性组(P<0.01),但不同阳性表达程度组间AI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Baк的表达强度与AI成正相关(P<0.001)。 结论: 1.NF-К Bp50的高度的活化在早期乳腺癌的发生和转化方面起决定性作用;其抑制细胞凋亡活性与乳腺癌的发展及恶性侵袭潜能有关。 2.NF-К B可以作为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生物治疗的重要靶标。 3.Bak表达与乳腺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有关,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肿瘤细胞的凋亡;但其活化及具体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4.乳腺癌中细胞凋亡指数受多种因素调节,不能作为乳腺癌预后独立预测指标,但其研究可为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

著录项

  • 作者

    朱峰;

  • 作者单位

    新乡医学院;

  • 授予单位 新乡医学院;
  • 学科 外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孔凡明;
  • 年度 200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乳腺肿瘤;
  • 关键词

    NF-κBp50; Bak; 乳腺癌; 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