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PSR模型的土地利用规划中期实施评价研究——以宽城满族自治县为例
【6h】

基于PSR模型的土地利用规划中期实施评价研究——以宽城满族自治县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理论基础

2.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

2.1.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本质和内涵

2.1.2 规划实施评价的方法

2.2 PSR框架模型的基本理论

2.2.1 PSR框架模型的基本理论

2.2.2 PSR框架模型的应用及发展状况

3 基于PSR的土地利用规划评价模型的设计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1 指标体系设置原则

3.1.2 建立实施评价指标体系

3.2 确定模型中指标权重

3.2.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原则

3.2.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3.2.3 确定指标权重

3.3 评价等级确定

4 宽城满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期实施评价研究

4.1 宽城满族自治县土地利用状况

4.1.1 县域概况

4.1.2 土地利用现状

4.2 土地利用规划实施情况

4.2.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控制性指标概况

4.2.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调控指标执行情况分析

4.3 建立实施评价指标体系

4.4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4.5 评价结果及分析

4.5.1 压力指标实施评价结果与分析

4.5.2 状态指标实施评价结果与分析

4.5.3 响应指标实施评价结果与分析

4.5.4 实施评价结果总体分析

4.6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期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6.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期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4.6.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顺利实施的政策建议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国家对土地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作为掌握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分析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产生影响、规划实施取得的成效及存在问题的重要手段,为土地规划布局的调整、修编和加强规划实施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对宽城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研究有利于提高区域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和方法。
  本文采用PSR框架模型构建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将规划的总量指标和增量指标实施作为评价体系的重点,以宽城满族自治县为例,结合2010-2014年宽城县社会、经济、环境保护及土地变更数据,将建立的基于PSR模型的评价体系具体应用在县域的规划中期评价上,分析研究区当前规划中期实施的效果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结论如下:
  (1)压力指标执行状况良好,分值为79.60分。与耕地相关指标实施情况均属优秀,与建设用地相关指标实施情况均属较差;
  (2)状态指标执行状况一般,分值为60.41分。规划实施的经济效益得分为80.42分,执行情况良好;社会效益得分为75.66分,执行情况一般,生态效益得分为54.04分,执行情况较差;
  (3)响应指标执行状况优秀,分值为93.71分。规划实施措施保障及规划实施社会影响得分分别为94.73分和92.18分,实施评价等级均为优秀。
  (4)宽城满族自治县规划实施中期综合评价等级为良好,分值为76.15分。说明宽城县在本轮规划中期实施中,提高了经济社会效益,但仍近一步的提升空间。未来的规划执行中,尤其应注重经济社会的进步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