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侯马市浍河滨河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6h】

侯马市浍河滨河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滨河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城市滨河公园相关理论

1.5.1 城市滨河公园的功能

1.5.2 城市滨河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1.5.3 城市滨河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相关理论

2 国内外相关优秀案例分析

2.1 美国斯坦福德弥尔河公园

2.1.1 项目概况

2.1.2 项目分析

2.1.3 小结

2.2 美国长岛猎人角南滨公园

2.2.1 项目概况

2.2.2 项目分析

2.2.3 小结

2.3 浙江黄岩永宁公园

2.3.1 项目概况

2.3.2 项目分析

2.3.3 小结

2.4 上海世博后滩湿地公园

2.4.1 项目概况

2.4.2 项目分析

2.4.3 小结

2.5 花桥吴淞江湿地公园

2.5.1 项目概况

2.5.2 项目分析

2.5.3 小结

3.1.1 区位分析

3.1.2 历史文化分析

3.1.3 现状SWOT分析

3.2 规划设计目标

3.3 规划设计依据

3.4 规划设计原则

3.4.1 生态性原则

3.4.2 功能性原则

3.4.3 特色性原则

3.4.4 亲水性原则

3.4.5 空间性原则

3.5 总体规划

3.5.1 总体构思与布局

3.5.2 功能分区规划

3.5.3 道路系统规划

3.5.4 竖向规划

3.5.5 河道规划

3.6 景观节点设计

3.6.1 文化展示区节点设计

3.6.2 城市休闲区节点设计

3.6.3 花卉观赏区节点设计

3.6.4 农业观光区节点设计

3.6.5 生态游览区节点设计

3.6.6 安静休息区节点设计

3.7 专项设计

3.7.1 植物种植设计

3.7.2 建筑小品设计

3.7.3 驳岸形式设计

3.7.4 服务设施设计

3.7.6 景观照明设计

3.7.7 河道生态修复设计

3.7.8 崖壁改造设计

3.8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3.9 本章小结

4.1 总结

4.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些年来,城市滨河区逐渐成为了景观开发的热点。城市滨河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部分,因其特殊的形态与丰富的亲水性,给城市居民提供了环境优美的休憩娱乐场所,受到人们的青睐。
  通过滨河公园相关理论学习和优秀案例的分析,得出滨河公园在道路规划、高差设计、河道规划、生态设计、历史文化传承、种植设计、公共设施设计等方面的规划设计要点。在充足理论资料的支撑下,对侯马市浍河滨河公园的区位条件、自然资源、周边环境、水文条件等基础资料进行解析,发现场地存在交通不便、河道渠化硬化、绿化秩序混乱、河道水质污染、游人亲水体验差等问题。
  针对现状存在的问题,在浍河滨河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以生态理念为指导,采用“一带、六段、多点”的总体布局。根据游人需求和周边场地用地性质将浍河滨河公园划分为六个特色鲜明的功能区:文化展示区、城市休闲区、花卉观赏区、农业观光区、生态游览区和安静休息区。园内的道路系统充分考虑节点的可达性,景观节点立足于侯马悠久的历史文化;结合场地高差和植物的围合,打造多样化的游览空间;园内植物种植遵循“适地适树”、“自然种植与规则式种植相结合”的原则,滨水区耐水湿植物与挺水植物合理配植,丰富种植层次;根据景观需要和工程造价,扩宽河面,将原有的笔直河道改造为蜿蜒的河道,有效利用物理、化学、生物、微生物四大生态修复技术,打造完整的水体净化过滤系统,将侯马市浍河滨河公园打造成集生态性、文化性、观赏性、实用性于一身的综合性城市滨河公园。
  对城市滨河公园规划设计要点进行如下总结:规划阶段充分考虑场地特征和周边场地用地性质,合理组织道路系统和功能分区;对场地进行实地调研,传承当地历史文化,凝练地域特色来打造城市滨河公园;注重水生生态环境的塑造,设计生态岛,打造生态驳岸,耐水湿植物与挺水植物合理配植,形成自然生态的滨河景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