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模拟失重对比目鱼肌凋亡的影响及药物干预研究
【6h】

模拟失重对比目鱼肌凋亡的影响及药物干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背景与目的:失重条件下为适应环境,人和动物生理状态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其中以骨骼肌萎缩最为显著。目前其发生的机制仍不明确且缺少特效的干预措施。因此,探讨肌肉萎缩的发生机制对肌萎缩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PI3K/AKT通路和MAPK通路是膜受体感受外界刺激后向胞内传导信号的主要途径,也是调节细胞分化、增殖、衰老和凋亡的关键信号途径。研究表明上述信号途径可能参与失重状态下骨骼肌萎缩的发生机制。本研究选用血府逐瘀胶囊和丁苯酞两种药物,以尾部悬吊为模拟失重模型,对模拟失重状态下骨骼肌的形态学及PI3K/AKT通路和MAPK通路相关蛋白和基因转录水平变化进行研究,以期寻找有效的失重状态下骨骼肌萎缩的干预药物。
   实验方法:建立尾部悬吊大鼠模拟失重模型,40只同源雌性SD大鼠(10周龄,200-250g)随机分为对照组(CON),尾吊组(SUS),尾吊+血府逐瘀胶囊组(XFZY),尾吊+丁苯酞组(NBP)。尾吊30天,对照组及尾吊组单纯给予溶媒,血府逐瘀胶囊组剂量为25mg/kg.d,丁苯酞组剂量为20mg/kg.d,各组均每日上午八点灌胃一次。
   (1)通过测量比目鱼肌湿重体质量比,横截面积,mATP酶染色,观察形态学变化。
   (2)应用Western-blot及RT-PCR检测技术分析PI3K/AKT及MAPK通路中ERK、JNK通路相关蛋白及下游分子BAX、Cyto-c蛋白及转录水平变化。
   (3)分别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TUNEL方法检测caspase-3活性和比目鱼肌纤维细胞凋亡程度。
   实验结果:4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
   (1)与对照组相比,尾吊组比目鱼肌湿重体质量比下降了56.39%。血府逐瘀组和丁苯酞组平均湿重体质量比分别较单纯尾吊组增加了14.49%和13.85%。血府逐瘀胶囊组与尾吊组差异达统计学显著差异。尾吊30天后,与对照组相比,其余三组Ⅰ型纤维比例明显减少,而药物干预后并未改善Ⅰ型纤维向Ⅱ纤维的转换。
   (2)尾吊30天显著抑制了PI3K/AKT信号通路中PI3K、P-AKT、GRP78蛋白及转录水平表达,增强了磷酸化GSK-3β蛋白表达。血府逐瘀胶囊组干预后提高了PI3K、P-AKT、GRP78蛋白及转录水平表达,降低了磷酸化GSK-3β蛋白表达,其中对关键分子P-AKT的表达影响最大,与单纯尾吊组相比有统计学显著差异。丁苯酞组干预后,也提高了P-AKT、GRP78蛋白及转录水平表达,降低了磷酸化GSK-3β蛋白表达,但丁苯酞对GRP78的蛋白及转录水平影响最大。
   (3)尾吊30天,抑制了ERK细胞保护通路中P-ERK的蛋白表达,同时增强了促凋亡的JNK通路中P-JNK蛋白表达,两种药物干预后可从两方面检测到保护作用,并且血府逐瘀胶囊保护作用优于丁苯酞组。
   (4)尾吊30天比目鱼肌caspase3酶活性显著增强,肌纤维细胞凋亡增加,药物干预后caspase3酶活性较尾吊组显著降低,凋亡细胞减少,但仍高于对照组。
   结论:
   (1)尾吊模拟失重可通过抑制PI3K/AKT、ERK信号通路及促进JNK通路相关分子表达水平,增强caspase-3活性,促进肌纤维细胞凋亡,导致比目鱼肌萎缩。
   (2)血府逐瘀胶囊和丁苯酞两种药物,可能通过PI3K/AKT通路和MAPK通路对失重性肌萎缩起到保护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