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麻织物改性技术对染色及服用性能的影响
【6h】

大麻织物改性技术对染色及服用性能的影响

代理获取

摘要

大麻纤维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能,但是由于其纤维中纤维素含量较低,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等纤维素伴生物较多,使大麻织物在染整加工和使用上存在很多困难。本课题在参考了大量其它天然纤维素纤维的加工和改性方法的基础上,对大麻织物逆行改性.以期可以改善大麻织物的染色和服用性能。
   本课题采用的原料为纯大麻原坯布。由于前处理工艺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织物染色时的染色性能,所以为了获得能够满足后续染色及改性的要求的大麻织物,首先简要的讨论一下大麻织物的前处理工艺。分别采用酸碱煮练和酶煮练两种方法对大麻织物进行煮练。先进行酸煮练处理对大麻纤维中木质素的去除有很好的效果,并且配合碱煮练可以很好的提高大麻织物的毛细效应,并且保持较好的强力由于生物酶对织物刺痒感的改善较为明显,所以在煮练部分选取了常见的三种纺织用酶对大麻织物进行处理,分别为精炼酶、果胶酶、酵素,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酵素酶与果胶酶复配起来处理后织物的毛细效应由原布的14.5cm上升到现在的17.8cm,织物的抗弯长度从原来的38.6cm下降到27.7cm,抗弯强度也从原来的573N下降到213N,表明织物的毛细效应和柔软度都获得了较大的改善。并且织物的单面压缩性能也获得了较好的改善,织物的毛羽长度从0.604mm下降到0.554mm,分界点处的压力值由1.05cN下降到0.87cN,织物主体压缩硬度由11.2下降到9.8,表明织物的刺痒感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由于获得较好的白度对于后续的染整加工具有重要的意义,选取双氧水和过氧乙酸两种漂白剂对于大麻织物进行漂白,并分别从影响它们漂白的因素着手找到它们对于大麻织物的较佳的工艺,最后结合两种工艺对大麻织物进行初漂与复漂。相对于双氧水来说,过氧乙酸在漂白大麻织物时,对大麻纤维中木质素的去除较为有效,漂白前后的木质素含量分别为5.284%和4.019%,同样条件下双氧水漂白前后大麻织物的木质素含量为5.284%和4.525%。先进行过氧乙酸漂白再进行双氧水漂白可以使大麻织物在保持一定的强力的前提下,获得较好的白度,它的强降率和白度分别为13%和64.1,可以基本满足染整加工的需要。
   针对大麻织物的染色的不足,在参考其它麻类纤维改性方法的基础上,选取浓碱液、乙二胺/氢氧化钠/尿素水溶液,阳离子改性剂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硫脲/氢氧化钠/尿素、N-甲基氧化吗啉(NMMO)等改性方法对大麻织物进行改性,在染料的上染率、色牢度、强力、剌痒感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NMMO和阳离子改性后的大麻织物性能较为优异,染色时可获得较好的上染率与比表面得色量,并保持较好的色牢度,其对刺痒感的改善也很明显。
   经过改性后的大麻织物在染色时上染率有了明显的提高,阳离子改性后的织物上染率由41%提高到了54%,提高了13%,然后是NMMO处理的织物和乙二胺改性织物,上染率也都分别提高了12%和11%。从K/S值来说,同时织物也获得了较高的K/S值,其中NMMO改性织物达到10.13,阳离子改性织物也达到了9.98,经过浓碱改性即丝光后的染色织物K/S值也达到了8.8。从染色时的匀染性来说,染色织物的匀染性也有所提高,色差DE上可以看出.从原布的2.2都有所下降,其中NMMO改性织物的色差为1.2。再从织物的断裂强力和断裂延伸率来说,虽然经过改性后纤维有所损伤,但是同时改性也使纤维中各组分的分布更加均匀,有利于织物强力的增加,所以在总体上来看,织物的强力并没有明显的下降,强降率都保持在13%以内,特别是经过NMMO改性的织物强降率不足1%,而且改性织物的断裂延伸率都普遍提高20%以上。同时改性后的染色织物干湿摩擦牢度和耐洗牢度都达到了4~5级以上。从织物的刺痒感来看,改性后大麻织物的刺痒感有所改善,其中NMMO改性的大麻织物的毛羽长度最短,从原来的0.423mm下降到0.324mm,分界点压力值也从0.98cN下降到0.79cN。

著录项

  • 作者

    李瑞;

  • 作者单位

    河北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河北科技大学;
  • 学科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魏玉娟;
  • 年度 201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S102.224;
  • 关键词

    大麻织物; 生物酶; 过氧乙酸; 改性技术;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