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右美托咪定对单肺通气患者肺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6h】

右美托咪定对单肺通气患者肺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主要仪器与药品

1.3 研究方法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用药量情况比较

2.3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单肺通气时间与苏醒时间比较

2.4 两组不同时点全血PMN计数比较

2.5 两组不同时点血清中MPO浓度比较

2.6 两组不同时点血清中XOD浓度比较

2.7 两组肺内分流率比较

2.8 两组血清NO浓度比较

2.9 两组血清VEGF浓度比较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单肺通气(one lung ventilation,OLV)患者的肺保护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选择60例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盐酸右美托咪定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相同麻醉诱导方法,麻醉维持时均给予瑞芬太尼、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和丙泊酚于术中持续泵注维持。观察组于麻醉诱导时按1μg/kg负荷剂量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于10min内静脉泵注完毕,之后按0.5μg/kg·h维持。对照组泵注等容量生理盐水,手术结束前30min停止给药。于麻醉诱导前10min(T0)、单肺通气即刻(T1)、单肺通气60min(T2)、单肺通气90min(T3)、术后24h(T4)不同时点采集患者静脉血样,使用全自动血细胞仪行全血中性粒细胞(PMN)计数,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不同时点(T0~T4)血浆中髓过氧化物酶(MPO)、黄嘌呤氧化酶(XOD)浓度以及(T0~T3)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进行动脉及中心静脉血气测定并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术毕时记录麻醉维持各药物用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单肺通气时间、苏醒时间、尿量及补液量。
  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尿量、补液量、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用量、手术时间、单肺通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少于对照组,停药后苏醒时间长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2~T4)时中性粒细胞(PMN)计数明显高于T0时,组间T0时中性粒细胞(PMN)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T2~T4时中性粒细胞(PMN)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2~T4)时髓过氧化酶(MPO)浓度和黄嘌呤氧化酶(XOD)浓度明显高于T0时,组间T0时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T2~T4时髓过氧化酶(MPO)浓度和黄嘌呤氧化酶(XOD)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3时两组肺内分流率(Qs/Qt)均明显高于T0时,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T0~T3时的肺内分流率(Qs/Q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0和T1时一氧化氮(NO)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T2、T3时血清一氧化氮(NO)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0和T1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T2、T3时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明显高于T0时,观察组T3时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应用右美托咪定可减少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对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等肌松药物用量无影响,易导致苏醒时间延长。
  (2)右美托咪定通过降低单肺通气患者血髓过氧化酶(MPO)与黄嘌呤氧化酶(XOD)浓度及中性粒细胞(PMN)计数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降低肺血管通透性、保护肺泡内膜和改善局部氧供等作用,进而起到肺保护作用。
  (3)右美托咪定可升高需行单肺通气食管癌患者血清中的一氧化氮(NO)浓度,降低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肺泡损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