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纳米三氧化二铁对藻类的毒性效应及生态风险研究
【6h】

纳米三氧化二铁对藻类的毒性效应及生态风险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摘 要

Abstract

1.1 研究背景

1.2 纳米材料的毒性研究概况

1.3 纳米材料的生物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1.4 生态风险评价的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1 材料和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3 本章小结

3.1 材料与方法

3.2 纳米α-Fe2O3对斜生栅藻的毒性效应

3.3 纳米α-Fe2O3对鱼腥藻的毒性效应

3.4 本章小结

4.1 材料与方法

4.2 纳米γ-Fe2O3对斜生栅藻的毒性效应

4.3 纳米γ-Fe2O3对鱼腥藻的毒性效应

4.4 本章小结

5.1 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指数法

5.2 纳米α-Fe2O3IBR值的计算

5.3 纳米γ-Fe2O3的IBR值的计算

5.5 本章小结

结 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 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以纳米三氧化二铁(α-Fe2O3)和纳米磁性氧化铁(γ-Fe2O3)为实验材料,斜生栅藻和鱼腥藻为受试生物,采用室内试验法,在不同浓度纳米α-Fe2O3和纳米γ-Fe2O3暴露条件下实验。通过测定CAT活力、MDA含量、SOD活性、叶绿素a含量和自由基含量,探究不同浓度纳米氧化铁对斜生栅藻和鱼腥藻的氧化损伤情况;运用生物标志物响应指数(IBR)法对纳米α-Fe2O3和纳米γ-Fe2O3做出生态风险评价。实验结果如下: 1)斜生栅藻和鱼腥藻分别暴露在α-Fe2O3和γ-Fe2O3中时,斜生栅藻CAT活力、鱼腥藻CAT活力、鱼腥藻SOD活性、鱼腥藻叶绿素a含量呈现先诱导后抑制的变化趋势,斜生栅藻的MDA含量、斜生栅藻SOD活性、斜生栅藻自由基含量、斜生栅藻叶绿素a含量和鱼腥藻自由基含量呈现先诱导后抑制再诱导的变化趋势,鱼腥藻MDA含量呈现先抑制后诱导再抑制的变化趋势。 2)在纳米α-Fe2O3和纳米γ-Fe2O3暴露条件下,斜生栅藻叶绿素a的生成受到诱导,实验组叶绿素a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两种纳米氧化铁对斜生栅藻的CAT活力、MDA含量、SOD活性、自由基含量影响不同。在暴露实验第8天,纳米γ-Fe2O3浓度为8mg·L-1时,叶绿素a含量为2.26mg·L-1,明显高于其他实验组;纳米α-Fe2O3浓度为8mg·L-1时,叶绿素a含量为2.32mg·L-1,高于其他实验组,且变化相近。 3)在纳米α-Fe2O3和纳米γ-Fe2O3暴露条件下,鱼腥藻叶绿素a的生成受到诱导,实验组叶绿素a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对鱼腥藻CAT活力、MDA含量、SOD活性、自由基含量影响不同。在第8天时,纳米α-Fe2O3浓度为1mg·L-1实验组中,鱼腥藻自由基含量出现最大值5.8283μg·mL-1。 4)利用IBR法对纳米三氧化二铁(α-Fe2O3)和纳米磁性氧化铁(γ-Fe2O3)进行生态风险评价,可以看出纳米三氧化二铁(α-Fe2O3)和纳米磁性氧化铁(γ-Fe2O3)的生态风险很低。

著录项

  • 作者

    石清;

  • 作者单位

    河北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河北科技大学;
  • 学科 环境科学与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双江;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纳米; 三氧化二铁; 藻类; 毒性效应; 生态;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