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局部应用异烟肼联合阿米卡星对成人脊柱结核的疗效分析
【6h】

局部应用异烟肼联合阿米卡星对成人脊柱结核的疗效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骨与关节结核是最为常见的肺外结核,其中脊柱结核最多见,约占50%。腰椎结核发病率最高,其次为胸椎、颈椎。目前治疗脊柱结核的方法主要是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对于部分须行手术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来说,化疗是结核病治疗的基础,手术可彻底清除病灶、解除神经压迫、重建脊柱稳定性、矫正脊柱畸形,二者缺一不可。异烟肼作为传统的抗结核治疗的药物,在结核的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即便对于耐药的结核分支杆菌,也仍然具有一定的疗效。阿米卡星作为二线的抗结核药物,可以干扰结核分枝杆菌的蛋白合成,进而阻止其生长,因此本身具有一定的控制和杀灭结核分枝杆菌的作用,并且不易产生耐药性。二者合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杀灭病灶内的结核分枝杆菌,进而减少患者的病情复发或反复。本研究回顾性地分析了局部应用异烟肼联合阿米卡星对于成人脊柱结核的疗效,观察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窦道形成情况、术后复发率、植骨融合率等指标,并对其进行评价。 目的: 分析并研究局部应用异烟肼联合阿米卡星对治疗成人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因脊柱结核入院并接受短程化疗联合病椎切除植骨融合术的患者47例,年龄从16至60岁,分为两组,单纯采用后入路术式者24例(A组);采用后入路术式并局部应用异烟肼联合阿米卡星组23例(B组)。所有患者均需具备明确的手术指证,术前接受正规抗痨治疗至少2周以上,病理学结果均需证实为脊柱结核。以患者术后窦道形成情况、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植骨融合情况、术后复发率、术后4周血沉、术后12周血沉作为疗效评估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恶心、呕吐)6例(25%),B组3例(13.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2、窦道形成情况:A组有1例(4.2%)窦道形成,B组无窦道形成,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3、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情况:A组有1例(4.2%)未完全融合,B组完全融合,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4、术后复发率:A组有1例(4.2%)复发,B组无患者复发,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5、A组血沉(ESR)值:术前(34.98±4.93)mm/h、术后12周(11.96±3.89)mm/h,B组ESR值:术前(35.27±4.81)mm/h,术后12周(10.79±4.05)mm/h,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6、术后4周ESR值:A组(27.94±4.89)mm/h,B组(10.44±4.17)mm/h,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对于存在手术适应症的脊柱结核患者,手术并局部应用异烟肼联合阿米卡星可以更快速地降低其术后4周时的血沉,对于脊柱结核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著录项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