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超临界CO萃取白花前胡丙素的研究
【6h】

超临界CO萃取白花前胡丙素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综述

§1-1国内外中成药的发展及我国中药现代化的方针

1-1-1中成药在我国的研究及发展现状

1-1-2中成药在国外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1-1-3我国中药现代化的方针

§1-2白花前胡的研究与发展概况

1-2-1白花前胡的生物学特性和地理分布

1-2-2白花前胡丙素的药理作用

§1-3中药传统提取方法

3-1溶剂浸出法

1-3-2挥发油的水蒸气蒸馏法

1-3-3压榨法

§1-4超临界流体萃取

1-4-1超临界流体萃取的理论基础

1-4-2超临界萃取溶剂的选择

1-4-3 CO2的物理性质

1-4-4携带剂的使用

§1-5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应用现状

1-5-1 SCFE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

1-5-2 SCFE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1-5-3 SCFE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1-6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白花前胡丙素实验

§2-1萃取工艺研究

2-1-1实验工艺流程

2-1-2实验方法

2-1-3萃取工艺方案设计

§2-2萃取工艺实验结果及讨论

2-2-1白花前胡中丙素含量的测定

2-2-2有无携带剂对比实验

2-2-3探索实验

2-2-4探索实验小结

§2-3正交实验

§2-4本章小结

第三章溶剂浸出法萃取白花前胡丙素的实验

§3-1实验部分

3-1-1实验方法

3-1-2浸取溶剂选择实验

3-1-3石油醚萃取白花前胡丙素探索实验

3-1-4探索实验小结

§3-2石油醚为溶剂萃取的正交实验及结论

§3-3超临界萃取与石油醚萃取对比

§3-4分析实验

3-4-1色谱条件

3-4-2图谱分析

§3-5本章小结

第四章超临界萃取动力学模型化

§4.1超临界萃取动力学模型化

第五章超临界CO2萃取工业化流程初步设计及经济核算

§5-1超临界萃取工业化流程初步设计

5-1-1设计原则

5-1-2工业化流程初步设计

§5-2初步经济核算

§5-3工业化中的技术经济问题

第六章白花前胡丙素的提纯

§6-1提纯实验

6-1-1实验方法及过程

6-1-2实验结果与讨论

§6-2正交实验及提纯结果

6-2-1正交实验

6-2-2 图谱对比

§6-3本章小结

第七章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本文进行了超临界CO2萃取中药白花前胡中有效成分白花前胡丙素的研究,并与传统的溶剂浸出法相比较。通过实验系统地考察了工艺参数对丙素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进行了超临界萃取动力学模型化。对超临界CO2萃取的产物采用层析法进行了进一步的提纯,得到了纯度较高的白花前胡丙素。对超临界CO2萃取白花前胡丙素进行了工业化流程初步设计及经济核算,讨论了工业化中的技术经济问题。 主要影响因素为萃取压力、萃取温度、携带剂用量、萃取时间。适宜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为318K、携带剂用量1:5(无水乙醇质量与白花前胡粉末质量比)、萃取时间30min,提取率为93.87%。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与溶剂浸出法分别得到的白花前胡丙素初品物理性质和外观评价等的比较,综合评价萃取优劣,为白花前胡丙素萃取工业化提供适宜参考。通过对五种有机溶剂的考察,选择石油醚为适宜浸出溶剂,适宜浸出工艺条件为:石油醚用量/白花前胡粉末为2:1(质量比),萃取温度为333K,时间为80min,提取率为67.31%。对超临界CO2萃取白花前胡丙素工业化流程进行了初步设计,并进性经济核算,指出了工业化中的经济技术问题。经过层析得到纯度为83%的白花前胡丙素,提纯率为81%;适宜提纯条件为洗脱液的比例为7:1,温度303K,洗脱液流量1.5ml/min。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