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技术创新扩散与捕获研究
【6h】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技术创新扩散与捕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2.1 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综述

2.2 技术创新扩散研究综述

2.3 技术创新捕获研究综述

2.4 研究述评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模型构建

3.1 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

3.2 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

3.3 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与理论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创新生态系统技术创新扩散与捕获机制

4.1 创新势能

4.2 技术创新扩散与捕获的模型分析

4.3基于创新势能视角的系统演进模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案例讨论

5.1 中关村科技园发展整体概况

5.2 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发展现状

5.3 系统创新扩散与捕获现状分析

5.4 促进创新生态系统发展的对策建议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中国用30多年时间即将走完发达国家用百年才完成的工业化发展之路,但也面临着经济发展的“内忧外患”和资源能源的强约束。因此,通过自主创新,提高国家创新能力是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同时,现代企业的创新活动已具有明显的集聚趋势,产业竞争也逐渐表现为以平台和技术标准为代表的创新种群乃至创新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对技术创新扩散与捕获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首先,本文从不同角度对创新生态系统、技术创新扩散、技术创新捕获等概念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理论的研究进展,明确了研究方向。
  其次,在调查研究与理论继承的基础上,从系统形成过程与构成要素等方面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模型。并指出创新生态系统是以系统创新涌现为目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中介机构、政府机构等主体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创新网络,通过主体之间以及与创新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知识、人才、资金与信息交换而形成的具有生态特性的复杂适应系统。
  再次,在提出创新势能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诠释了技术创新扩散与捕获的内涵。认为初始创新势能决定了系统中扩散主体与捕获主体的定位,技术创新扩散与捕获的过程是主体通过创新扩散的两条路径(发散与收敛),不断强化资源积累,提高自身创新势能的过程。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伴随着主体间关系由偏利共生或寄生向互利共生的转变。并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系统的创新演进过程,划分创新发展阶段。
  最后,以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为案例,总结了系统主要创新种群的发展现状以及物质与能量流动情况,定量分析系统的创新演进进程。并在理论分析与案例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创新生态系统发展的对策建议。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引入生态学、系统科学以及企业能力理论,以创新势能为切入点,研究创新生态系统中的技术创新扩散与捕获,丰富和发展了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以及技术创新扩散的相关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