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竞争优势的中国与印度软件产业比较研究
【6h】

基于竞争优势的中国与印度软件产业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研究的内容及采用的研究方法、理论根据

1.3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 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2.1竞争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

2.2竞争优势理论各要素分析

2.2.1生产要素

2.2.2需求条件

2.2.3辅助产业和支持产业

2.2.4政府

2.2.5企业战略与同业竞争

2.3竞争优势理论的四个阶段

2.3.1生产要素导向

2.3.2投资导向

2.3.3创新导向

2.3.4富裕导向

第3章 印度软件产业的竞争优势

3.1印度软件产业发展的现状

3.2印度软件产业竞争优势要素分析

3.2.1人力资源要素分析

3.2.2需求条件分析

3.2.3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分析

3.2.4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

3.2.5机遇

3.2.6政府角色

3.2.7严格的产业标准

第4章 中国软件产业的竞争优势

4.1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概况

4.1.1中国软件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4.1.2中国软件产业的现状

4.2中国软件产业竞争要素分析

4.2.1人力资源总量不足且结构不合理

4.2.2企业规模小、产品质量低

4.2.3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薄弱

4.2.4国内企业间的竞争机制不健全

4.2.5政府积极支持引导

第5章 中印软件产业竞争要素比较及我国的策略

5.1中国和印度软件产业竞争要素的对比

5.1.1生产要素的对比

5.1.2需求条件的对比

5.1.3企业战略、企业结构与同业竞争的对比

5.1.4相关支持产业对比

5.2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策略

5.2.1软件产业人才的培养

5.2.2软件产业需求条件的培育

5.2.3软件产业资本市场的培育

5.2.4软件产业集群的培育

5.2.5软件产业相关制度环境的建立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我国软件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相当成绩,但是总体来说我国的软件产业还很落后,国际竞争力不强,与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不相适应。印度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软件产业的软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长足进步。在软件产业方面,尽管我国与印度起步相同,甚至基础略好,但到现在却与之差距很大。我国应该借鉴印度的经验,加快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提升我国软件产业的水平,以促进整体经济的发展。
   本文首先回顾了迈克尔·波特的发展战略竞争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一国的国家竞争优势主要通过主导产业来体现,因此提高主导产业的竞争力即是提高国家竞争优势;而一国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状况、国内需求、相关及辅助性产业、公司策略以及政府政策和机遇等六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印度和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现状,运用竞争优势理论分别对印度和中国软件产业的竞争要素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对两国软件产业竞争要素进行深入地对比研究。从而揭示出:印度软件产业之所以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优势,其主要原因在于印度采取了要素培育与全球规划的发展战略,印度长期以来对于人才资源、知识基础、制度环境、产业集群等高级稀缺要素的成功培育,以及与国际标准的接轨、国际资本的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的成功拓展,为其软件产业的崛起奠定了基础;我国软件产业要实现健康、快速地发展,应该借鉴印度的成功经验,实施适合我国国情的软件产业竞争要素培育策略,加速软件产业的人才培养、高质量需求培育、资本市场培育和产业集群培育,完善软件产业的相关制度环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