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聚合物磷光电致发光器件发光特性研究
【6h】

聚合物磷光电致发光器件发光特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有机电致发光的研究历史

1.2有机电致发光的器件结构及发光原理

1.3有机电致发光常用的材料

1.4聚合物电致磷光的实现

1.5单色及白色PLED的研究近况及发展趋势

第2章PLED器件制备工艺及光电性能测试

2.1 PLED器件的制备工艺

2.2 PLED的光电性能测试

2.3磷光PLED目前存在的不足

2.4本论文主要工作及意义

第3章基于不同主体的红色磷光器件

3.1以PVK为主体的高色纯度高稳定性红光器件

3.2以CBP为主体的红色磷光器件研究

第4章不同掺杂结构磷光器件发光特性的研究

4.1 ZnO掺杂对磷光器件发光特性的研究

4.2基于红色和蓝色磷光材料与主体共掺杂的白光器件研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平板显示领域,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PLED)因其在性能上的优势,有望成为取代液晶显示器的新一代平板显示产品,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本论文主要侧重于对聚合物有机电致磷光器件的结构优化、发光特性及发光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并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主要结果如下:
   1.研究了采用聚合物PVK做主体,高效红色磷光材料Ir(piq)2(acac)为客体时,客体掺杂浓度的改变对器件发光性能的影响。制备器件的结构为:ITO/CuPc/PVK:Ir(piq)2(acac)/BCP/LiF/Al,其中Ir(piq)2(acac)的掺杂质量分数分别为3%,5%,8%,10%,制得了一系列器件,研究了它们的光致发光(PL)光谱和电致发光(EL)光谱。通过对其光致和电致发光特性的研究,得出了PVK与Ir(piq)2(acac)的最佳质量比为8%,在此质量比掺杂下实现了窄带宽的红光发射,得到了具有高色纯度的红光器件,其发光性能稳定。
   2.研究了以CBP为主体材料的红色磷光器件,器件性能随客体掺杂浓度变化而不同。实验所制备器件结构为:ITO/CuPc/CBP:Ir(piq)2(acac)/BCP/LiF/Al,其中Ir(piq)2(acac)的掺杂浓度分别为3%,5%,8%,10%,制得了一系列器件,研究了它们的PL光谱、EL光谱及其发光机理,得出当CBP与Ir(piq)2(acac)的质量比为8%时,器件亮度达到最大,色纯度最佳,此时器件发光的色坐标为标准红光。
   3.研究了无机纳米材料ZnO对器件电致发光性能的影响。制备了以共掺杂体系PVK:Ir(ppy)3:ZnO为发光层,结构为ITO/PVK:Ir(ppy)3:ZnO/BCP/Alq3/Al的绿色发光器件,寻找到了ZnO的最佳掺杂浓度,得出在此合适的浓度掺杂下器件发光特性大大改善。
   4.采用红色和蓝色两种磷光材料与主体材料PVK共掺杂,对共掺杂体系和器件结构进行优化得到了宽光谱白光发射,为白光器件的制作了奠定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