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模式研究
【6h】

我国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引 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2章 我国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相关理论分析

2.1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概念

2.2 资产证券化的相关理论

2.3 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相关理论

第3章 我国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 我国助学贷款的总体进程

3.2 我国助学贷款存在的主要问题

3.3 我国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必要性分析

3.4 我国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可行性分析

第4章 国内外相关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启示

4.1 美国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分析及启示

4.2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实践分析——“邮元2014MBS”

4.3 邮元2014MBS对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启示

第5章 我国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运作模式分析

5.1 助学贷款证券化设立公司型特殊目的载体(SPC)

5.2 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品种选择

5.3 助学贷款资产的评级

5.4 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流程

5.5 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收益和风险

第6章 推动我国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顺利实施的政策建议

6.1 加强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相关法律建设

6.2 加强社会信用制度体系建设

6.3 发展和完善信用评级增级等中介机构

6.4 贷款服务机构建立有效回收机制

6.5 承销商做好投资者投资教育工作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自1999年我国开始施行国家助学贷款以来,财政部、教育部和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就一直致力于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和推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在2004年之前,助学贷款主要由商业银行承办,但是违约率偏高、银行贷款风险大等问题突出,银行出现“惜贷”现象。2004年,国家开发银行开始介入助学贷款业务,推进了助学贷款工作的落实,并在2005年,与河南省教育厅进行合作与创新,成功地探索出了国家助学贷款的“河南模式”,并推广至全国。但是在“河南模式”中突出的问题就是高校会随着办理助学贷款人数的增加而负担更多的责任,导致高校的积极性不高。在2007年,我国又推出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但是由于贷款供需失衡、财政高校负担大等问题,助学贷款一直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效果,很多经济困难的学生仍得不到资助。所以,国家助学贷款还需要继续完善,以保证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我国资产证券化2005年开始试点以来,在住房、消费、租赁等多方面领域广泛应用,尤其是2012年资产证券化重启后,正在加速发展。如果将这种金融创新工具引入到我国助学贷款的管理中,将有助于助学贷款的有效实施。因此,本文以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为研究对象,基于资产证券化的相关理论,针对助学贷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阐述了其证券化的必要性,并分析了其可行性,然后以美国联邦家庭教育助学贷款证券化为启示,以“邮元2014年第一期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邮元2014MBS)”这一案例模式为基础,探讨了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与邮元2014MBS的异同,提出了我国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模式构想,最后为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顺利实施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力求通过对我国助学贷款证券化的研究,为我国助学贷款的发展找到一条新的有效途径,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