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以手性氨基酸为手性源的氮膦双配基配体的合成
【6h】

以手性氨基酸为手性源的氮膦双配基配体的合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 论

1.1 手性的意义

1.2 手性的起源及获得手性分子的途径

1.2.1 拆分法

1.2.2 手性源合成法

1.2.3 不对称合成法

1.3 手性膦配体的研究进展

1.3.1 手性膦配体的分类

1.3.2含膦手性配体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1.4.1 本文的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手性氮膦配体的设计与合成

2.1 合成路线的设计

2.2 手性氮膦配体的合成

2.2.1 氨基酸还原反应

2.2.2 席夫碱的合成

2.2.3 磺酰化反应

2.2.4 氯代反应

2.2.5 手性氮膦配体的合成

第3章 实验部分

3.1 实验试剂和仪器

3.1.1 实验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试剂的预处理

3.3 实验步骤

3.3.1 氨基酸的还原

3.3.2 席夫碱的合成

3.3.3 磺酰化反应

3.3.4 席夫碱氯代反应

3.3.5 二苯基膦锂的合成

3.3.6 氮膦双齿配体的合成

第4章 结果与讨论

4.1 席夫碱合成条件的优化

4.2 磺酰化反应的条件优化

4.3 氯代反应的条件优化

4.4 二苯基膦锂合成方案的选择

4.4 氮膦双齿配体合成的优化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研究生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对手性的起源,手性的意义及获得手性化合物的途径,手性膦配体的分类及特点进行简要的阐述。回顾了手性配体在不对称氢化、不对称羰基化、不对称烷基化和不对称环加成等不对称催化合成中的应用。明确本文的研究内容。阐述了手性氮膦配体的设计与合成。设计以L-苯丙氨酸和L-苯甘氨酸为手性源的氮膦双齿配体的合成,为进一步合成手性催化剂作了很好的铺垫。对每一步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以解决手性配体合成困难及造价高昂的问题。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L-苯丙氨酸和L-苯甘氨酸在KBH4/AlCl3还原体系中还原,得到L-苯丙氨醇和L-苯甘氨醇。采用有机溶剂法和微波法,通过氨基醇与带有不同取代基的苯甲醛进行缩合反应制得席夫碱并考察了微波功率及微波反应时间对席夫碱产率的影响。以三乙胺作缚酸剂,用对甲苯磺酰氯(TsCl)对席夫碱进行磺酰化制得磺酸酯,考察了对甲苯磺酰氯用量及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用二氯亚砜对羟基进行氯代反应,考察了溶剂、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然后用预制的二苯基膦锂(Ph2PLi)处理即可导入二苯基膦,得到一系列手性氮膦配体。⑵描述了合成各个化合物的实验细节,用质谱、氢谱、碳谱和红外光谱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表征。⑶对手性的起源,手性的意义及获得手性化合物的途径,手性膦配体的分类及特点进行简要的阐述。回顾了手性配体在不对称氢化、不对称羰基化、不对称烷基化和不对称环加成等不对称催化合成中的应用。⑷描述了合成各个化合物的实验细节,用质谱、氢谱、碳谱和红外光谱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