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蒿芩注射液解热、抗炎、抗菌的实验研究
【6h】

蒿芩注射液解热、抗炎、抗菌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蒿芩注射液药效学研究

第二部分 黄芩苷的动力学初步研究

讨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本文研究目的:通过对蒿芩注射液药理学实验研究,观察蒿芩注射液的解热、抗菌、抗炎等药理作用,初步的探讨了蒿芩注射液的解热机理,并且对蒿芩注射液的主药黄芩苷的体内动力学过程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为蒿芩注射液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依据。 研究方法:本实验研究,复制干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和大肠杆菌内毒素致家兔发热模型,观察蒿芩注射液的解热作用;复制蛋清致大鼠足肿胀的急性炎症模型,观察蒿芩注射液的抗炎作用;在抗菌实验中,采用体内和体外抗菌相结合,观察蒿芩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的影响,并计算最小抑菌浓度(MIC),观察蒿芩注射液对不同类的细菌的抗菌效果;通过观察大鼠发热模型下大脑内环磷腺苷(cAMP)和内毒素致家兔发热模型下血浆内cAMP用药前后含量的变化探讨蒿芩注射液的解热机理。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量黄芩苷在体内不同时间段血药浓度,分析黄芩苷的动力学过程。 研究结果:蒿芩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对干酵母引起的大鼠发热有明显的解热作用,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中剂量是解热的最佳剂量(5ml/Kg)并能抑制干酵母引起的发热大鼠脑组织中的cAMP的升高;对大肠杆菌内毒素引起的家兔发热有明显的解热作用,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能抑制大肠杆菌内毒素引起发热家兔血浆中的cAMP的升高;体外抑菌实验表明,蒿芩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很强的抑菌作用,高剂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高度的敏感性,抑菌圈大于20mm,对绿脓杆菌具有中度的敏感性,抑菌圈为16m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00125~0.0025ml、绿脓杆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0025ml。体内抗菌实验表明,蒿芩注射液高剂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感染小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p<0.05),可保护动物存活半数以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明显大于绿脓杆菌(p<0.05)。抗炎实验表明,蒿芩注射液对注射蛋清致大鼠足肿胀有明显的消退作用(p<0.01),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黄芩苷在体内的动力学表明,黄芩苷在体内代谢快,药物浓度有多峰出现。 研究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蒿芩注射液对发热家兔和大鼠有明显的解热作用,能抑制发热大鼠脑组织中和发热家兔血浆中cAMP的含量。具有明显的抗炎、抗菌作用。蒿芩注射液的解热机理可能是抑制或降低动物体内环磷腺苷cAMP的含量。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析黄芩苷的动力学过程的方法,和高效液相法相比,简单快捷,基本能反映黄芩苷的体内变化趋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