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风星蒌通腑饮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6h】

中风星蒌通腑饮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中英文词语对照

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

附录2日常生活能力积分标准

附录3中医证候评分标准

附录4:综述通腑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研究综述

展开▼

摘要

急性缺血性中风(AICS)是目前严重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它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合并症多及治愈率低的特点。我国是中风病的高发地区,并且,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存环境的变化,我国患缺血性中风的人群还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因此,深入研究缺血性中风的病理机制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开发先进的中药新药,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和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的:观察中风星蒌通腑饮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血管活性因子在急性缺血性中风发病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该药对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血管活性因子水平的影响,为其在治疗缺血性中风方面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本研究以中老年缺血性中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选取符合标准的病例60例,分为治疗组(30例,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中风星蒌通腑饮治疗)和对照组(30例,西医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日常生活能力(按巴氏指数量表)、中医证候(采用《中风证候辨证诊断量表》)的变化情况及患者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变化,以评价中风星蒌通腑饮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并揭示其部分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结果:①治疗组30例中,临床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和无变化分别为9例,16例,4例,1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30例中分别为4例,7例,14例和5例,总有效率为83.33%。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中医证候疗效显示,治疗组30例中临床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分别为5例,18例,7例,0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30例中分别为1例,10例,12例,7例。总有效率76.67%。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③两组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和生活能力积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④实验检测结果表明,AICS组治疗前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P<0.01),血清NO含量明显低于健康人(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浆ET含量,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NO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治疗组ET含量较对照组降低亦更明显(P<0.05),NO含量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ET、NO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中风星蒌通腑饮对急性缺血性中风具有明显治疗作用,可明显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中风星蒌通腑饮能下调血浆内皮素(ET)表达、显著增加一氧化氮(NO)水平,进而对缺血脑组织有保护作用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